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绑架长乐公主 > 第52章 朕猜,当年庐江王聚兵谋反一案,是错假冤案,是吧?

第52章 朕猜,当年庐江王聚兵谋反一案,是错假冤案,是吧?(1/2)

    王君廓看上去并不惊慌,直接从行列之中站出来,拱手行礼,方才道:

    “陛下,若是陛下以为,当年李渊聚兵谋反是臣所诬陷,臣,也无话可说。”

    “但,三司会审,乃是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作为主审,任何一方觉得结案理由不充分,都无法结案。”

    “如今,只有大理寺说当年庐江的案件有问题,臣,不服!”

    “好!”

    “好一个不服。”

    李二看着王君廓朗喝一声,而后又扫视了百官一眼,方才继续道:

    “御史台,刑部,你们,又有何说辞?”

    御史大夫魏征,刑部尚书张亮,都是从行列之中站了出来,

    张亮,看上去目光闪烁,脸色已经变得难看起来。

    魏征板着一张脸,朝着李二拱了拱手,道:

    “陛下,当年李瑗谋反之时,臣并未担任御史大夫之职,”

    “今年得陛下恩宠,升迁御史大夫一职,至今不过两个月,是以,对当年李瑗一案是否有内情,臣尚未查清。”

    李二看着魏征,微微点头,魏征确实是今年他提上来的,而数年前,魏征也并不在御史台任职,所以魏征,是没有问题的,

    而后,李二又是看向张亮,当看到张亮双目有些闪烁空洞后,便是喝问道:

    “张亮,你担任刑部尚书一职,已经九年了吧?”

    “你又作何解释啊?”

    失神之中的张亮浑身猛然一颤,抬头看向李二的眼神有些闪避,

    良久之后,方才开口道:

    “陛下,当年李瑗谋反一案,乃是大理寺主审,御史台监督,刑部,只不过是量刑,从刑法之中,治李瑗一家谋反……”

    “哼!”

    李二见张亮说的牛头不对马嘴,当即冷哼一声,声音也是变得冷淡了起来:

    “朕,问的是你们当时如何办案,是否如同大理寺卿禀陈的一般,当年三司会审,是不是真的有猫腻?”

    “你只需回答朕,是或不是!”

    “陛下,臣之忠心陛下难道还不知道吗?”

    “三司会审,必定大事,事关重大,臣又岂会因私废公,勾连他人,诬李瑗?”

    张亮直接吓得跪伏在地,不过,并不承认刑部曾与别人勾结,诬陷庐江王。

    “好,你记住现在说的话。”

    李二看着张亮,淡淡地说了一句,而后坐回龙椅:

    “侯君集。”

    “臣在!”

    时任兵部尚书的侯君集当即从行列站了出来,垂手而立。

    “王君廓,曾经是你的部下。”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朕,给你一个机会,巡房营一案,由你去查!”

    “若是背后真有什么牵连,你不如实禀告,朕,拿你是问!”

    李二看着侯君集,话语之中,充斥着帝王的威严,将百官压得喘不过气来。

    “臣,遵旨!”

    侯君集拱手一拜,便是退到了一旁。

    “魏征,当年庐江王一案,由你去查实,朝廷百官,但有不从者,斩!”

    “戴胄,你辅佐魏征彻查此事,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朕都赦你死罪,”

    “但,若是让朕知道,你从中作梗,诛你九族!”

    侯君集退到一旁后,李二便是对魏征和戴胄道。

    “臣/罪臣遵旨!”

    魏征和戴胄也是拱手一拜,同样退到一旁。

    “现在,你们便去查清此事。”

    “今日酉时之前,朕,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二对三人点了点头,三人即刻退下,去彻查此事不说。

    侯君集、魏征、戴胄三人退下之后,李二从龙椅上站起来,

    走到廊道前端,犹如睥睨众生一般扫视了百官一眼,接着道:

    “接下来,也不用商议其他事情了,你们,便与朕,在这里等着,”

    “来人,准备饭菜。”

    声音洪亮,犹如龙啸九天,不怒自威!

    百官都是耸拉着头,谁也不敢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在自己座位上等着结果,

    生怕开口会触怒龙威,祸及自己。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此时是坐立难安的。

    李二也懒得理他们,径自走回龙椅坐下,气定神闲地等着侯君集他们的清查结果。

    另一边,李秋在客栈之中,再次将小二叫来,问清了王君廓的府邸之后,便是走出了客栈,目标,长安东城区的王府。

    虽然王君廓是左领军大将军,但府邸并未有多少兵卒把守,李秋没花什么功夫,便是直接越过墙头,进到了府中。

    进入府邸的李秋并未停留,直接在府中搜寻王君廓的身影,

    然而,府内的丫鬟、妇人倒是不少,并未发现王君廓的身影,

    甚至在他们谈论之中,都没有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