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大军湿家 > 第408章 司马懿出谋,不伤天和

第408章 司马懿出谋,不伤天和(1/2)

    “曹操!你现在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你的杀手锏投石车,给徐靖塞牙缝都不够啊。”吕布嚷嚷着,让曹操也觉得很烦,这吊人,真是烦人。

    “奉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直接撤退,要么继续打,徐靖的弩箭总有用完的一天。”曹操说道。

    徐靖表示那很得劲了,建邺军械厂加班加点,直接给你们消耗完。

    “文和教我!”吕布回头看向了贾诩,贾诩一愣,怎么q到我了。

    “陛下,想必程昱应该会有好计策。”贾诩微笑着说道。

    “啊?”程昱一愣,自己在吃瓜呀。

    “仲德,你来说说看,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曹操也是将目光投向了程昱,出于本能考虑,曹操觉得程昱应该没有什么好办法。

    “陛下,臣有一计。”程昱微微笑着说道。

    “哦?仲德且说说看。”曹操好奇的问道,他没想到程昱真有。

    “陛下,臣曾听闻江东有一研究,说是老鼠吃了过多的腐肉,会有一种叫做鼠疫的毛病,这种毛病如同瘟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我们不妨抓上数万只老鼠,让他们吃暴晒十天的动物尸体,然后通过地道,驱赶到庐关,从内部摧毁徐靖守军。”程昱说道。

    (简单介绍几次世界上的大型鼠疫:查士丁尼大瘟疫(6世纪):发生于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起源于埃及或埃塞俄比亚,迅速波及欧亚非,导致东罗马帝国人口减少约40%,对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产生深远影响。

    欧洲黑死病(14世纪):此次流行导致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至1/2,引发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及医学认知的重大变革。

    明末华北鼠疫:加剧了明朝的社会动荡和王朝更迭,史料中对“疙瘩瘟”“大头瘟”的描述与腺鼠疫症状相符。

    清代乾隆末年云南鼠疫:诗人师道南在《鼠死行》中详细记录了“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的惨烈景象,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清晰记载的鼠疫流行,师道南本人也因感染鼠疫去世。)

    贾诩一听,眼神一亮,还有这种操作?这可比丢尸体扔进对面城里高明多了。

    “…………………………”

    “斯哈!………………”

    一时间,联军大帐全部沉默了下来。

    “陛下?您觉得怎么样。”程昱还是笑呵呵的说道。

    “此计甚好,老鼠通水性,我们还可以直接将老鼠赶过江,直接赶到江东,如此,江东实力必然瓦解,我们联军便可以长驱直入了。”贾诩补充了些说道。

    “你们还是人吗???当年小沛瘟疫,死伤无数,就是你贾诩贾文和所致,如此行径,置江东百姓于何处!!!”张合暴怒而起!

    “陛下,此计不妥,有伤天和!有伤人和!”关羽也站出来说话了,关羽性子直,懂得都懂,要是干这种事情,关羽绝对接受不了,挂印而去都是小的。

    “张将军,云长,稍安勿躁,还没到这种程度。”曹操急忙安慰了一下。

    “如今面对坚城,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吗?”曹操问道。

    关羽的偃月刀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盯着程昱的眼神像要喷出火来:“此计若成,江东百姓将遭灭顶之灾,我关某宁死不从!”

    张合攥着腰间佩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曾经瘟疫时的惨状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曹操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掠过众人,最终落在站在末位的曹丕身上。他想趁机试试,便开口道:“丕儿,你随我征战许久,见识亦有长进,对此事你有何见解?”

    曹丕上前一步,神色恭敬却不失从容:“父亲,程昱先生的计策过于阴毒,且瘟疫一旦失控,恐波及我军,实非良策。儿臣倒想起一人,或许能有破敌之法。”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何人有此能耐?”

    “司马懿。”曹丕缓缓说道,“仲达虽平日低调,却智谋深沉,对江东的地理与军备情况颇有研究。儿臣曾与他探讨过战事,他对水路作战与粮草调度有着独到的见解。”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他对司马懿早有印象,此人虽不常主动献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中肯的意见。他当即下令:“速召司马懿进帐!”

    片刻后,司马懿身着青色朝服,稳步走入帐中。他先是对着曹操行了一礼,随后目光平静地扫过帐内众人,似乎早已洞悉帐中的紧张局势。

    “仲达,如今我军久攻庐关不下,程昱提出用鼠疫之法破敌,却遭云长与张合二位将军反对。丕儿向我推荐你,说你有破敌良策,不妨说来听听。”曹操开门见山地说道,随后曹操简单说了一下程昱的计策。

    司马懿微微躬身,沉声道:“陛下,程昱先生的计策虽能重创敌军,却有违天道人伦,且风险极高,确不可行。依属下之见,江东的命脉在于长江水运,而庐关的粮草补给全靠江东通过长江运送。我们可以从江夏调遣水军,打造一批伪装成江东商船的战船,趁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