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74章 杨坚:大野渊!

第474章 杨坚:大野渊!(2/4)



    只能和末代之君一样,等着亡国?

    孤晚年再昏庸,又能昏庸到哪儿去?

    孤只有东吴之地,外有曹、刘,内有世家,孤再骄奢淫逸,也干不出太离谱的事吧?

    而且这孙皓乃亡国之君,天幕曾说过,他登基的时候,玄德的季汉已经被灭,司马家的晋朝已经建立。

    外有强敌,内部人心思变,他能指挥的动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听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再离谱又能离谱到哪儿去?

    孙皓:祖父,您既低估了晚年的自己,也低估了朕!

    ~~~~~~

    【西晋,司马炎-司马邺:作为大一统开国皇帝中最弱的一位,司马炎显然无法扭转西晋后期已经垮到极致、无药可救的惨败局面,况且都到晋愍帝时期了,也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西晋,泰始二年。

    天幕说晋是大一统王朝,司马炎很开心。

    但天幕又说自己是开国皇帝里最弱的一位,司马炎很不开心。

    朕的能力一般,朕知道。

    但这能怪朕吗?

    前两代人把脏事都做了,朕名为开国之君,但朕所要做的,其实是二代君和三代君之事。

    萧规曹随,按部就班的跟着家族安排走,做个“仁义之君”。

    朕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心中有苦说不出的司马炎只能举起酒杯,向刘禅吐槽道:“朕的评价还不如安乐公。”

    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刘禅行礼说道:“相父曾自比管乐,相父做到了,后人遂夸赞。”

    司马炎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诸葛武侯那样的人。

    所以,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认为刘禅是夸赞,就可以只看第一句:相父自比管乐,您自比相父,您和相父是一样的人。

    认为刘禅是咒骂,那就只看后两句:相父言行合一,因为做到了,所以才被夸赞,你司马炎是个什么玩意儿,也配和相父比?

    不过,司马炎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二般人。

    他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复杂,比重庆的黄觉湾立交桥还复杂。

    他的关注点,只有中间一句。

    “可朕已经是皇帝了,怎么才能做到诸葛武侯所做过的事呢?”

    “朕退位当太上皇,托孤给自己,辅佐正度?”

    越想,司马炎越觉得可以做。

    天幕说正度痴傻,以至后宫干政,朕杀母留子,以太上皇之名把控朝政,岂不是刚刚好?

    刘彻:你在内涵谁?

    乾隆:你在内涵谁?

    杨艳:干政的是儿媳贾南风,你杀我?

    司马炎:不杀你,朕怕朕这太上皇,真成太上皇了。

    正度,是司马衷的字,按照历史线,明年,即泰始三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司马炎不是没起过换太子的心思,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司马炎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但现在看来,当太上皇把持朝政,既让儿子当了皇帝,也不会闹出后宫干政、八王之乱,简直两全其美。

    “安乐公,如何?”

    “……”

    刘禅有太多的槽点,不知从何说起。

    托孤二字是这么用的?

    托孤,一般是一方即将死亡,把家族、亲人或者某点事托付给另一方。

    您活的好好的,去当太上皇,能用托孤二字吗?

    而且,就如今之朝堂,您不怕假太上皇变成真太上皇?

    说出自己的忧虑,刘禅总结道:“陛下想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具体怎么样做,还得看陛下想怎么做,只要知道了具体怎么做,陛下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

    司马炎:……

    安乐公,朕也当过臣子,也会糊弄上官。

    朕也和你一样能看见天幕,也见识过后人的废话文学。

    不过,司马炎也理解刘禅的难处,没有过多苛责。

    这事,即便是朕最亲近的人,怕是也只会用废话文学糊弄朕,何况安乐公一个亡国之君。

    【东晋:司马睿-司马德文:能被掌握东晋集团35%股份的王导拿捏得死死的司马睿,让他去对付已经掌握全公司98%股份的刘裕,显然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刘宋,刘裕-刘准:如果穿刘彧,哪怕是刘昱,倒是大概率能翻盘,但是魂穿刘准的话恐怕有些难了,理由类似于上条,虽然刘裕比司马睿强得多,但也无济于事。】

    【南齐,萧道成-萧宝融:南朝几个政权的命运基本类似,末代皇帝都是权臣篡位之前的过渡,所以同东晋、刘宋之事,况且个人感觉萧道成各方面能力都要比刘裕低一档。】

    天幕评价自己到王朝末年不能翻盘,刘裕没有生气。

    虽然不知萧道成是不是君流的后人,但大抵是兰陵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