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52章 元与清

第452章 元与清(2/4)

突然叹了口气,问道:“太宗庙号……”

    朱棣赶忙近前,“爹,太宗咋了?”

    “自太甲起,太宗可有一人是顺位继承、没出过一点乱子的?”

    “大一统王朝的太宗,汉太宗刘恒,因诸吕之乱继位。”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元太宗窝阔台,即便有铁木真的遗命,也是闹出了乱子。”

    “再到你的奉天靖难,可有一位太宗继位没出过乱子?”

    “局部统一王朝的还有宋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

    “割据势力就更多了,孙休、司马昱、李雄、石寇觅、张茂、苻登、拓跋嗣、刘彧、耶律德光、段思良、李德明、完颜晟。”

    “还有那先为高宗,又为太宗的萧纲、先为太宗,又为惠宗的王延钧。”

    “太宗之位,就像是被人下了巫术一样。”

    朱棣手放在下巴,细细思索。

    爹说的挺有道理。

    老朱见朱棣聚精会神的思考,袖袍稍一抖动,棍子就握在手中。

    啪!

    朱棣捂着屁股跳了起来,一脸无辜的看着老朱。

    “洪武三十五年的事,您已经打过了,还打了好几次,怎么还不解气?”

    “哼!咱这一棍子打的是张允炆之事!”

    “又不是俺说的,后人编的段子,关俺啥事?”

    老朱将棍子放在桌上,“咱打不到后人。”

    朱棣:……

    永乐年间。

    福建。

    “无耻!卑鄙!不要脸!”

    光头和尚骂了两句,收拾起行囊,准备寻个船家出海。

    ——————

    【#同样是异族政权,为何厌恶清朝的比厌恶元朝的多?#】

    【元代文人:“大元皇帝荒淫糜烂,祸国殃民!”

    元朝皇帝:“知道了,记得交税就行。”

    清代文人:“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清朝皇帝:“讽刺朝廷是吧,拖出去斩了!什么?已经死了?那也不行,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满门抄斩!”

    在元代,文人看朝廷不爽,喷朝廷两句,哪怕有人举报到皇帝面前,皇帝听到了也不在乎。

    “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只要按时交税就行了,文人爱说啥说啥。

    但带清就不行了,别说文人直接讽刺朝廷,就是有讽刺朝廷的嫌疑,哪怕是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那也得抓起来。

    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更何况带元也没有多少人跳出来逼逼赖赖,给祖宗洗白,带清就....呵呵~】

    ——————

    评论区:

    〖元初有人于墙上作反诗怀念大宋,被人告到官府,蒙古官员反倒还认为思念故国乃是人之常情,并没什么错。〗

    〖因为蒙古人对治理国家的理解就是,圈地放牧,收税,除此之外,你爱干啥干啥,跟我没关系,造反也不是不行,只要你能打过我就可以,完全的草原风格。〗

    〖蒙元是凭实力打下来的,满清嘛,过于机巧,不自信。防内如防贼。〗

    〖这就是内心强大与否的区别,蒙古人那会打遍天下无敌手,你喜欢bb也没事,毕竟也就只能bb了。

    但爱新觉罗可不敢,因为它知道自己能赢是多侥幸的一件事。〗

    ——————

    【因为满清是小人,蒙古是恶汉。

    遇见恶汉,你只需要跟他拉开架势,打一场恶仗,赢了抢他家业,夺他妻儿,输了就做奴做婢,任他欺侮。

    遇见小人,强盛时他卑躬屈膝,落魄时他落井下石,还要再啐一口痰,变着花样侮辱你。

    待你卷土重来,准备找他报仇的时候,他又跪地求饶,悔不当初,并表示我也要为中华复兴尽绵薄之力,你心一软原谅了他,结果,人家在背后笑着说你傻哩!】

    ~~~~~~

    评论区:

    〖蒙古是残暴,满清是阴毒。〗

    ——————

    北宋。

    运河船只上。

    “怀民,吾总算明白明末为何会喜迎满清入关了。”苏轼感慨道。

    宋末,华夏第一次失天下。

    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虽然失了半壁江山,却也能在南方苟安。

    唯有宋末,莫说南方,在陆地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这和牲畜做主,人沦为肉食,并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数十万军民投海。

    然而,蒙元入主,对百姓是祸事,对士绅们却是喜事。

    包税……这和两晋的世家有什么区别吗?

    【清在诸国眼中形象。

    日本:中华文化已经被摧毁,现在中原不过只是一群野蛮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