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别人凭什么听他的?”
“总不可能因为天幕一句未来他推翻清朝,别人就拥戴他上位吧?”
“果真如此,他还不如周天子,周朝建国之初,尚有天子六师,镇压诸侯。”
“他现在有什么?就凭数百个热血冲昏头脑的年轻人跟随,就能改天换地?”
“他若是一步步打上来还好,若是被人拥戴上位,呵,呵。”
慈禧冷笑两声,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你现在即便下旨退位,让他总理朝政,他也不会同意的。”
“他的心大着呢,也野着呢。”
“你是不是想说禅让给朝中汉臣?”见光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慈禧瞬间洞悉他的心中想法。
“谁有资格、有能力被你禅让?”
“谁接下这个位子,能让众人信服?”
“别想了,你甚至连禅让给皇室其他人都没机会。”
光绪惊讶道:“啊???”
“有能力的,不会来沾这个漩涡。”
“没能力的,朝堂不同意,哀家也不会同意。”
“满臣、汉臣、在旗的、不在旗的,不论他们是想造反,还是想在新朝有一席之地,他们都需要你这面招牌。”
“如今你的境遇,比献帝好些,却又比不上桓灵二帝。”
“你这面招牌在,大清还是大清。”
“你这年招牌倒了,天下四分五裂,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就一定能存活下来,在新朝有一席之地。”
“所以,退位也好、禅让也罢,都别想了。”
“你面前只有一条路,拖。”
“一直拖到朝堂有人有能力掌握天下,或者造反贼子中有人能问鼎天下。”
“你和大清才有一丝可能功成身退。”
光绪瘫坐在地上,没有一丝帝王模样,甚至还不如落魄的寒门子体面。
慈禧上前,左右开弓,给了光绪两巴掌。
“瞧瞧你这副模样,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慈禧不争气的骂道。
大清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难,虽然结局上限很低,但下限极高。
便是光绪励精图治,引进人才、机器,对外胜上两场,到时候无论谁想上位,大清手里的筹码更多。
而另一条路简单,但下限太低了。
这条路就是缓慢的、不停地放权。
满臣放、汉臣放、军阀也放。
权力给他们,让他们慢慢斗。
斗到最后只有一个胜者,大清也到时候灭亡了。
但那时候的大清,就是别人手里的汤圆。
开心了,封你个安乐公。
不开心,学刘裕,屠尽司马一族。
“儿臣……儿臣……”光绪想说自己可以走最难那条路,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自己连朝堂两派政斗都阻止不了,何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