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61章 宋朝边塞诗

第361章 宋朝边塞诗(1/2)

    评论区:

    〖这么看“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也是边塞诗?〗

    〖当然,边塞不止有雄关漫道,也有莺歌燕舞,不然为什么跑到杭州呢?〗

    〖果然国家不幸诗家幸,有大宋真乃诗坛幸事。〗

    〖本来是描绘家乡的,过几年,我家怎么变边塞了???〗

    〖大唐诗人:我们就厉害了,只要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边塞自然会向外延伸。

    带怂诗人:我们就更厉害了,只要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边塞会自己向我们走来。〗

    〖唐朝中后期:昔日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

    〖宋朝:昔日凤翔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建康。〗

    〖大宋皇帝的帝陵跨越半个中国,从黑龙江到广东都死过大宋皇帝。〗

    . . . . . .

    北宋,汴梁。

    “弘文和尚!”

    赵匡胤握着木棍,冷声呵斥!

    赵光义伸手指向天幕,淡然道:“官家切莫动怒,还没完呢!”

    . . . . . .

    【#为什么宋朝的边塞诗不如唐朝#】

    【谁说宋朝边塞诗不如唐朝?

    比如这一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不用一个动词,纯纯六个景物意象的叠加,但那股苍凉沉郁的边塞之气就喷薄而出,这两句诗即使放在唐代也是罕逢对手。

    虽然瓜州渡在江苏扬州,大散关在陕西宝鸡,但你不能说它们不是边塞啊。】

    【带宋甚至让对手也有自己的边塞诗:“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完颜亮这首诗虽然很大白话,但感觉豪气十足啊。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唐朝边塞诗:李白→岑参→王维→高适→王昌龄+→杜甫

    宋朝边塞诗:范仲淹→张孝祥+→柳开→张玉娘→岳飞→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

    文天祥: 摊手,连我都要写边塞诗了,那你要我怎么办嘛?】

    【“桧所献二策,大略欲以河北人还金国,中原人还刘豫(伪齐国),如斯而已。”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恁怂真的会把从北方逃亡而来的人交还给金国的。

    你爱大宋,大宋爱你吗?你不想成为亡国奴,冒着生命危险一路南逃,结果转头大怂拿着你一家子去跟金国卖好去了。

    唐朝安史之乱,够丢脸了吧?但是即使朝廷还在流离,面对杜甫这种主动投奔的士人是怎么做的?立刻升为左拾遗。

    恁怂面对带着叛徒的人头,作为起义军高级将领的辛弃疾怎么做的?

    因为他是北人,所以一辈子仕途坎坷。

    被这种没卵子的东西统治,怎么能写出雄奇的边塞诗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可以算边塞诗。】

    大唐,长安。

    中郎将常何府内。

    刚教授完常何儿子的马周,蹲在路边,用着树枝在地上勾勒。

    “守不住长安才需要守洛阳。”

    “守不住洛阳才需要守汴梁。”

    “那么大一个长安呢?”

    “玉门关呢?”

    “汉朝就拿下来的敦煌、张掖、武威呢?”

    “八百里秦川,三千里山河大漠呢?”

    “天山呢?阴山呢?河套呢?昆仑呢?”

    “和长安闹了那么多年的河朔呢?”

    “冀州、青州、兖州、豫州、雍州、徐州呢?”

    “扬州成边境了?”

    “九州丢了六个半?”

    想起天幕说的西夏国所处位置,马周盯着勾勒出的疆域图,脸色苍白道:“宋朝的西北重镇该不会叫成都吧?”

    “特么的,那家中原王朝的西北重镇叫成都啊?”

    “和西晋相比算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唐朝人对赵匡胤的观感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

    知道他可能是被弟弟所杀,若是再给他些时日或许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毕竟他死了嘛,死了就有无限可能,可能收复、也可能没收复。

    大家还是往好处想。

    但是有天在评论区,被朱元璋嘲讽,赵匡胤急了。

    “朕即便再怎么欺负孤儿寡母,也没有杀柴氏后人,对他们优待,与国同休。”

    “李世民杀兄屠弟你不骂,光逮着朕一个人骂,是几个意思?”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唐朝所有时空,不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抢到评论机会,全是骂赵匡胤的。

    刚开始,赵匡胤还以正史来反驳。

    但评论言语参差不一,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辱骂,从赵家祖宗十八代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