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的哭声响起,裴销忙站起身来抱着女儿晃来晃去。
“不哭,不哭。”
看着女儿脸皱成一团,裴销食指勾勒一番,“你看女儿这副模样像不像个太字?”
“不如取个小字,就叫太?”
……
大唐,贞观年间。
皇城内。
“二郎,你不下令禁止?”
“我为什么要下令禁止?”
李渊嘴角微扬,用着调侃的语气,“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谁说的?”
李世民心里冷哼一声,阿耶,你就喜欢这么看我吃瘪吗?
“是我说的,但他们是夷狄吗?”
东为夷, 西为戎,南为蛮, 北为狄。
换句话说,在华夏范围内的,才有资格被称为蛮夷、狄戎。
就好比草原上的胡人,李世民就可以爱之如一。
因为往上追溯,他们祖宗是匈奴。
《史记》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你别管是不是真的,起码大家长的都差不多,他们稍微收拾一下,穿上汉家衣冠,学习汉家知识,说汉话,谁能分得清楚他们是胡人?
你肤色都不一样,在华夏鄙视链里就已经默认比蛮夷还低一层了,低的不能再低了。
“阿耶,您有这时间,不如研究一下后人所说的新大陆。”
“? ? ?”
“那地方既然能有一个和华夏并列的国度,甚至在长时间内国力远超华夏,想必应当是土地肥沃之地。”
“朕的弟弟本是不多的,只是某些人啊,人冷心不老,还想着传续香火。”
“唉~”。
李世民突然仰天长叹一声,气得李渊胡须尽抖。
朕都已经当太上皇了,喝喝酒、看看舞、生几个孩子怎么了?
朕没有想着重新复位,没有和你争权夺利,难道朕还做错了?
李渊怒气冲冲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祈求:“不能把你弟弟们留在大唐境内吗?”
“以前或许可以,但现在既然知道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不提前帮儿孙们占住,岂不堕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二凤的威名?”
唐皇笑了笑,又接着解释道:“朕有弟弟,但朕也有儿子,儿子也会有儿子,儿子的儿子也会有儿子。”
“朕倒是认这些弟弟,亲如一家,就是不知道儿孙们还认不认这些亲戚?”
唐皇一拍脑门,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后人说治儿登基之后,宗室几乎就剩朕的后代,阿耶,您可要三思啊。”
“朕没钱!朕有多少钱,你不知道吗?”
李渊拍打着桌案,再次强调自己没钱。
我有多少钱,你难道不知道?
拨款都要经过你同意,你会不知道?
你难道还想克扣朕的工资不成?
你比后世的老板心还黑!
“阿耶,您没钱,但是还有名头,还有曾经跟随您一起的老臣,他们可有钱。”
“在朝堂上,朕不求他们雪中送炭,可他们连锦上添花都做不到,时不时还要落井下石。”
“朕难受,他们也难受,索性您带个头,出个名义,他们出钱,搞个新大陆公司,到时候把朕的弟弟们都封过去。”
李渊想了想,“他们可不傻!”
李世民抛出鱼饵,“这样吧,朕特批允许您答应他们可以在新大陆化家为国,至于是公国还是侯国亦或者子国,就全靠阿耶定夺。”
李渊念叨着“特批”“允许”“您”,突然咂摸出味来:“呵呵,所以是我同意他们的,但是你同不同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吧?”
“对啊,您要是活着,有人证,这事朕也就认了,可您若是不在了,就凭他们一面之词,就让朕允许他们封邦建国,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见李渊双手扣着桌案,指尖泛白,一副要掀桌的模样,李世民又道:“所以,阿耶,您要长命百岁啊。”
“新大陆之事成了,先把弟弟们封过去,他们也可以封,不会让您背负骂名的。”
“朕要是不同意呢?”李渊一字一句地问道。
“唉,那我只有给弟弟们换个封地了,非洲就不错,听大食商人说那地方树上结满了吃不完的果子,撒把种子在地上,不用施肥、不用除草,到了收获的季节就有吃不完的粮食,想必弟弟们在那里会生活的很好吧?”
“李世民!你不孝!”
李世民的出发点很好,但李渊不想出发,怒吼一声,看向李承乾:“别和他学,你登基之后,会好好对你叔叔们的吧?”
李承乾眼神躲闪,不敢直视李渊:“不用辛苦种地,有吃不完的水果粮食,非洲其实挺好的。”
李渊:?_?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难道这是唯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