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陈家能够篡夺李家的江山,主要就是因为陈家的外戚身份,该怎么才能保证陈家的江山不会被另一个外戚所篡夺呢?
陈守度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内部婚配。
而且还不是单纯的皇室内部婚配,而是陈家所有宗室成员全部都要尽可能的做到内部婚配。
除此之外,陈朝所有的高级官位都需要由陈氏家族的成员担任,所有官员的任命都要以陈姓为主。
简单来说:谁的陈家血脉越纯粹,那谁的官位也就越高。
李莹和陈柳生下了女儿陈韶,李莹又和陈太宗生下了二代目陈圣宗。
陈韶和陈圣宗结为夫妻,并且共同生下了三代目陈仁宗。
陈仁宗娶了陈柳的孙女——陈帧,二人生下了四代目陈英宗。
陈英也娶了陈柳的孙女——万德夫人。
而之后还出现了一个更抽象的事件:陈朝的九代目叫做陈艺宗。
他把女儿天辉公主嫁给了自己的侄子陈建黄。
结果没想到,天辉公主爱上了陈建黄的堂弟陈元渊。
得知这个消息后,陈艺宗大怒,他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因为不能把女儿嫁给外姓,所以他又把天辉公主嫁给了陈元渊的弟弟——陈元行。
在陈守度的操作下,陈朝确实没了外姓权臣,因为现在满朝都是陈姓权臣。
而这也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后代质量问题。
六代目陈宪宗,智力只能勉强达到认字的水平,但却理解不了复杂的政令,年仅十九岁就因病去世,还没有留下子嗣。
七代目陈裕宗,虽然大脑没什么问题,但也没什么生育能力,最后只能通过收养的方式来延续皇位,享年高达三十四岁。
第二:继承权的问题。
皇室后代频繁夭折,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应该按照什么规则来继承皇位?
答案是没有规则。
只要你姓陈,你就有可能继承皇位。
所以在陈朝的中后期,几乎每一次皇位的传承背后都是一场皇室的乱动。
比如在陈圣宗时期,他的弟弟陈益稷就投降元朝,希望借助元朝的力量来争夺皇位,并且还带着元朝的军队来痛击祖国。
陈守度想了无数的好办法,篡位谋国、避免外戚干政,把所有关键职位都留给了陈朝宗室成员,难道他就没有考虑过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吗?
他确实考虑过,他也确实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搞出了更加抽象的上皇制度。
上皇制度:即老皇帝在正值壮年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传位给新的皇帝,之后老皇帝和新皇帝共同治国。
两个皇帝各自都有各自的朝堂,属于在敌人分裂我之前,我就直接自我分裂。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它的好处与坏处。
上皇制度的好处就是老皇帝可以将权力平稳的移交给新的皇帝。
但问题是老皇帝和新皇帝到底谁说了算?
名义上是新皇帝说了算,但新皇帝只是名义上说了算,实际上是老皇帝说了算,实际上老皇帝说了也不一定算。
这是一个两难自解的局面。
上皇如果直接交出权力,那就很难保证自己不会被新帝弑杀。
新皇帝如果不掌握更多的权力,那就很难保证自己不会被上皇废除。
同时,上皇制度也让所有的宗室大臣非常被动。
如果站到新皇帝的阵营中,那新帝被废黜了,自己怎么办?
如果站到上皇的阵营中,那上皇去世之后自己怎么办呢?
怎么选都没办法,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内斗。
而且还得狠狠的斗,玩命的斗。
斗赢了就鸡犬升天,斗输了就物理升天。
陈朝九代目陈艺宗就曾先后废立了三位皇帝,每一次废立都要大量屠杀宗室成员。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上皇比起新皇帝要更有话语权。
那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如果陈家的宗室大臣都开始去支持上皇,那新皇帝应该去争取谁的支持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外姓大臣,最好是和自己达成联姻,变成自己的外戚。
在陈守度的安排下,陈朝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怎么才能保证陈朝没有外戚势力呢?
完全保证不了!
所以在陈朝的后期同样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外戚权臣,这个人叫做胡一元。
胡一元也就是:胡季犁、黎季犁,越南胡朝,自号大虞国的开国之君。
胡一元的儿子胡汉苍娶了陈艺宗的女儿。
陈艺宗的弟弟陈睿宗又娶了胡一元的侄女,并且生下陈顺宗。
胡一元又把女儿胡圣偶嫁给陈顺宗。
于是在一通操作下,胡一元突然就变成了陈朝正统。
换句话说,从此以后陈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