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23章 倒看明朝历史(李自成:定国,你来给额当儿子吧。)

第223章 倒看明朝历史(李自成:定国,你来给额当儿子吧。)(2/3)

是反讽?”

    崇祯思考之间,弹幕划过。

    『确实猛,不亚于卢象升。』

    『两个人的结局也相似,死于崇祯的不信任,死于明朝官员的内斗,死于没钱没粮。』

    “是朕错了。”

    “大伴,你说他们知道历史后,还……”

    崇祯有些哽咽,自己怕是人心尽失,他们还愿意帮朕吗?

    但王承恩却斩钉截铁的说道:“会!”

    “???”

    崇祯望过去,见王承恩眼光有些躲闪,轻声说道:“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皇爷……历史上您不信任他们,没给什么钱粮,甚至还有其他官员掣肘,他们都为国战死。”

    “现在您已经改变了,想必他们……”

    王承恩没有接着说下去。

    闻言,崇祯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大明不缺忠臣,恰恰是朕这皇帝一般,很一般,才导致大明之亡。

    【壬午年,投降明朝的降将洪承畴领十三万兵马出山海关作战。

    闯王遭到埋伏,大败而归。

    丙子年,高迎祥复活,接过闯王之位。

    四月,皇太极率领残部退守盛京,改国号为后金。

    乙亥年,在李自成的倡议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起义军一起为大明崇祯皇帝修祖坟。

    己巳年,皇太极奋力一搏,以“反明复清”为口号,率领大军冲破山海关。

    清军兵逼北京的关键时刻,袁崇焕在北京菜市口复活了,将清军撵出山海关。】

    大明,崇祯八年。

    “祖陵……”

    崇祯帝默然,在天幕出现之前,自己就知晓乱兵快逼进凤阳了,但当时自己……

    当起义军逼近河南之时,兵部尚书吕维祺上奏崇祯皇帝,叛军可能攻打凤阳,请求早作准备。

    但崇祯帝只是发了一道敕令,命令凤阳巡抚杨一鹏在关键地点驻军防守。

    “现在下诏,恐怕是来不及了……”

    “皇爷,他们若是挖了祖陵,将来再无回旋余地。”

    皇帝的祖陵都被挖了,难道还能赦免他们吗?

    “挖就挖吧,朕原谅他们。”

    闻言,王承恩和伺候的宫人们都愣在原地。

    崇祯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奇怪,原本的历史线上他就选择了原谅,那时是因为内忧外患,打不过,只有选择原谅。

    而现在还是因为打不过,至少在崇祯心里是打不过的,甚至还考虑招安众人,一起去打女真。

    凤阳。

    “你派人守着皇陵是什么意思?”

    “是要自己独享?”

    盗皇陵充军资,自古以来都是常事,乱匪会做,正规军也会做。

    手下人汇报说张献忠派人将明祖陵守住,并且不允许任何进入,嘴里还义正言辞的说是为了保护前朝祖陵。

    李自成的第一反应是:特么的,你有这么好心?黄虎肯定是想独吞,以为将太监宫女送给我,我就会吃这个哑巴亏吗?

    面对李自成的质问,张献忠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额将来是要做皇帝,你听说过哪朝哪代的开国皇帝,挖过前朝的祖坟?”

    “额,曹操除外,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挖了帝陵,可没挖过刘邦的祖坟。”

    “???”

    李自成右手放在腰间,紧紧握住刀把。

    “欺人太甚,就你?当皇帝?”

    “你想要金银财宝,大家可以商量,但你拿这个理由来骗额,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将军……”李定国想起李自成手下人对他的称呼,顿了顿,换了个称呼,解释道:“闯王,义父没有骗你。”

    “我们不会盗取皇陵。”

    “您若是觉得亏了,可以报个数,我们用士兵、兵器,乃至粮食补偿您。”

    “但皇陵不可以盗!”

    李自成质问道:“我若是非要进去呢?”

    “那就比比谁的刀更硬!”

    闻言,李自成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少年郎,见他相貌英俊、身材奇伟,颇有阳刚之气。

    若是将这身盔甲,换成儒袍……不,不用换,即便是穿着盔甲,亦能感觉此人文武双全。

    “你便是他的第四个义子,李定国?”

    既然是义子,自然应该姓张,但李定国却没有反驳李自成言语中的错误,点了点头。

    李自成想起赵希孟曾和自己讲过的历史,大笑道:“你要当柴荣?”

    “可额看黄虎也不像郭威,黄虎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义子!”

    “闯王,我叫李定国,不姓张!”

    李自成愣了愣,扭头盯着张献忠,只见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额这儿子,有自己的主见。”

    “昨天非要求着额让他恢复原姓,额也就随着他了。”

    张献忠伸手往身后一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