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抓了李二和房玄龄 > 第007章 就种地,种他娘的一个祥瑞盛世出来!【求鲜花】

第007章 就种地,种他娘的一个祥瑞盛世出来!【求鲜花】(1/2)

    不是好人,但是个好皇帝?

    这个观点,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自问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一刻都不敢放松。

    考虑的事情都是天下社稷和百姓安泰。

    所以,他认为自己能够担的起好皇帝这三个字。

    一旁的房玄龄,看着李世民这般表情变化,暗自在心中松了口气。

    随后又不禁摇了摇头。

    李允还真是敢说!

    这个年轻人的才学谈吐和胆识,让他由衷惊叹!

    “至于前面说到的,如何解决关中的粮食问题。”李允喝了口酒,兴致盎然。

    “其实很简单,让他们募捐就是了。”

    “这种办法不行,各地都用过很多次。”房玄龄摇了摇头说到。

    “那些世家豪族,只会做做表面工作,象征性的捐个几十斤了事。”

    “那是因为募捐的人不够狠!”李允嗤笑了一声说道。

    “此话何解?”房玄龄疑惑道。

    “如果我是发起人,那么我会设立一个碑文。”

    “放在县区最显眼的地方,放二十年!”

    “每一户募捐过的世家豪族,捐了多少,家族名称来历,资产情况,全部刻上去!”

    “他们不是捐的少么?”

    “那就公之于众,永远的刻在石碑上,展示二十年,让百姓看看!”

    嘶!

    太狠了!!

    房玄龄倒吸凉气!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允的意图!

    他这是要让当地的百姓,去戳世家豪族的脊梁骨啊!

    这些大家族,能够延续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名望!

    最看重的,也是名望!

    一旦真的捐了几十斤粮食,被刻在了石碑上。

    那么肯定会被扣上一顶为富不仁的帽子。

    多年积蓄下来的名望毁于一旦!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会成百上千倍的重新捐献,以求改变石碑上的刻字。

    甚至还有可能,为了能够在石碑上面有个好的位置,他们互相争抢,大捐特捐!

    这样一来,粮食的问题还真的能够解决!

    房玄龄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

    此法可行!!

    特别是李二陛下,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召集群臣,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

    待李允说完之后,他斟酌着开口道,

    “刚刚老房说的没错,我们确实认识一些长安的高官。”

    “你的才华不应该埋没在这个小地方,我们帮你引荐,入朝为官如何?”

    房玄龄饱含深意的看了李允一眼。

    他明白,这是皇帝在给出奖励了!

    以李二陛下现在这种重视的程度,李允的仕途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李允在听到李二陛下的话后,却是摇了摇头。

    “做官?”

    “这不是我的志向所在。”

    “况且一入朝堂,规矩太多,太不爽快了。”

    “不去!”

    李世民直接傻眼了!

    他真没见过,现在竟然有人对入朝为官不感兴趣。

    于是便给房玄龄使了个眼色。

    老房心领神会。

    “这年头,灾难不断,还是入朝为官稳妥一些。”

    “最起码不会担心挨饿。”

    “而且你放心,我们认识的那个人,是个大官!”

    “有他的帮助,你的仕途必将平步青云。”

    “封侯拜相,光宗殷祖,岂不美哉?”

    李允丝毫不为所动。

    “我家就我一个人,没什么可光的,我现在生活竟挺好。”

    去做官?

    李允压根就没考虑过!

    做官有什么好的!

    还要受到限制,每天大早起就得打卡上班,累不累啊!

    现在在自家庄子,做个闲散的富家翁,难道不香吗?

    穿衣吃饭都有人伺候。

    不缺钱,不缺粮。

    自己还能研究研究新技术。

    这样的生活,悠闲又自在,岂不快活!

    “还是算了,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我志不在此。”

    “难道你还想在这乡下,种一辈子田不成?”房玄龄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海,怎么能蜗居于此?”

    “种田怎么了?”李允不乐意了。

    “没有粮食,拿什么开疆阔土?”

    “没有粮食,拿什么让百姓安泰?”

    “老房啊,你这思想有问题,民以食为生,食以粮为本。”

    “这世上,没有任何事务,比粮食更重要!”

    房玄龄被李允说的一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