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吩咐煮饭的婆婆,准备一顿丰盛的素斋来招待他们。
那素斋啊,色香味俱全,师徒四人吃得那叫一个满足,连连称赞手艺好,简直比天上的仙肴还美味。
到了晚上,草堂里点起了灯,灯火通明,师徒四人和老夫妇俩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天。
唐僧问:“施主您贵姓啊?”
老者答道:
“我姓杨,是这里的本地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唐僧又问老者的年纪,老者感叹道:
“我今年都七十四岁啦,岁月不饶人啊,感觉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唐僧接着问:
“那您有几个儿子呢?”
老者答道:
“就一个,刚才婆婆带着的那个是我小孙子,我儿子啊,哎……”
唐僧好奇地问:
“那快请您儿子出来见个面吧,让我们也认识认识,说不定还能帮上什么忙呢。”
老者却叹了口气说:
“哎,那小子不值得一见。
我命苦啊,养不活他,现在他还不在家,整天在外面瞎晃荡。”
唐僧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暗想:
“难道孙悟空之前打杀的妖怪就是他儿子?”
于是长老心里七上八下的,欠身说道:
“善哉善哉!这么贤德的父母,怎么生了这样一个不孝子啊!”
孙悟空一听这话,立刻上前说道:
“老官儿,您别难过。像这样不孝不忠、奸诈淫邪的儿子,留着他有何用!
不如让我帮您找到他,好好教训他一顿,也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老者一听这话,吓得赶紧摆手说:
“使不得使不得!
我也想送走他啊,可是家里就这一个孩子。
哪怕他不成材,也得留着他给老汉我送终啊。”
沙僧和八戒一听这话,都乐了,八戒笑道:
“猴哥啊,你就别管闲事了。
咱们又不是官府的人,他们家的事跟咱们有啥关系啊!
还是请施主给咱们一捆草吧,咱们在那边打个铺睡觉去。
明天还得赶路呢,可别因为这事耽误了行程。”
老者一听这话,立刻起身,乐呵呵地说:
“沙僧师傅,您跟我来,后园里稻草多的是,您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于是啊,孙悟空牵着马、八戒挑着行李、唐僧长老也一起跟着来到了草棚里安歇。
哎哟喂,您猜怎么着?
这剧情比那山路十八弯还曲折,简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遇贼啊!
那帮贼里头,竟然藏着老杨家的不孝子,真是家贼难防,防不胜防!
早上孙悟空在山前那叫一个神威凛凛,两个贼头被他收拾掉了,那帮小喽啰四散而逃。
结果呢,四更天一到,他们又跟约好了似的,聚在一块儿,在老杨家敲门。
老者一听这动静,立马跟装了弹簧似的从床上蹦起来,穿好衣服就跟婆婆说:
“哎呀喂,那帮混蛋的家伙又来了,咱们得小心伺候着啊!”
婆婆倒是挺淡定,摆摆手说:
“来就来了呗,你去开门,让他们进来,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者一开门,那帮贼就嚷嚷着:
“饿了,饿了!快给爷们弄点吃的!”
老杨的儿子也是够急的,一进门就叫醒媳妇儿。
让她赶紧淘米做饭,那架势跟要摆宴席似的。
结果厨房里没柴火了,他又窜到后园去搬柴火,还问媳妇儿:
“后园那白马哪来的?看着挺拉风的。”
媳妇儿老实交代:
“哦,那是东土来的取经和尚,昨晚来咱家借宿。
公婆给他们弄了顿晚饭,让他们在草棚里将就一晚。
他们说是去西天取经的,看着挺辛苦的。”
老杨的儿子一听这话,眼睛一亮,跟捡了金元宝似的,拍着手笑道:
“兄弟们,走运了,走运了!那冤家就在我家里呢,咱们报仇的机会来了!”
众贼一听,都懵了,纷纷问:
“哪个冤家?快说说!”
老杨的儿子得意洋洋地说:
“就是打死咱们头儿的那个和尚呗,现在在我家借宿呢,正躺在草棚里打呼噜呢。
咱们这次一定要抓住他们,好好收拾收拾!”
众贼一听,都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老杨的儿子摆摆手说:
“别急别急,你们先去磨刀霍霍,把家伙都准备好。
等我做完饭,大家吃饱了肚子再一起动手,这样才能有力气抓住他们。”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