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在郑国公魏征府上。
魏征正在府中院子来回渡步。
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按道理也应该回来了。
“老爷,陛下派人来,宣你进宫面圣。”
魏征一怔。
“这个时候,陛下召见,莫非是已经有消息了?”
“来人,备轿。”
魏征急忙换上官服,急匆匆的向着皇宫赶去。
……
皇宫中。
杜如晦先一步赶到。
此刻,在李二的书房中。
“陛下,突厥的突利可汗前不久派人来我大唐求助,一起对付颉利可汗,这可是难遇之良机。”
杜如晦低声说道。
这几天,他一直在宫外求见李二。
可是,李二并非见他。
直到今日,李二才让杜如晦进来。
“你说,这次是难遇的良机?”
李二眯着眼睛,徐徐问道。
杜如晦点头。
“陛下,你想想,如果我们不发兵,一旦突利可汗被颉利可汗消灭,那我们将失去了在草原上的盟友。”
“以后我大唐想要收拾突厥,将会变的更加的困难。”
“所以,臣认为此事宜早不宜迟,理应尽早发兵,方能一举消我大唐的心头之患。”
“如晦,你跟随朕多年,立下的战功无数,不过现在朕看你年迈,该到了告老返乡的年纪了吧?”
在李二心中,他想起了黄东的话。
如果真的要治罪。
那么杜如晦兵部尚书的职位,将会被革职查办。
甚至还会被逐出长安。
扑通。
“陛下,老臣也是为大唐考虑啊。”
杜如晦急了。
他跟随李世民多年,这种话他能够听出来。
李二是想要让他主动辞职啊。
“好啦,你先回去,等明天上朝吧。”
正在这时,门外,魏征急急忙忙的赶过来。
“老臣拜见陛下。”
“都退下吧,有什么事情,明天早朝再说。”
李二挥了挥手。
魏征一脸懵逼了。
发生了什么?
他才刚到。
但是看到杜如晦的脸色,不由得疑问道:“杜尚书,这发生了什么?”
杜如晦也不知道,摇了摇头,独自回去。
……
翌日。
大唐早朝。
黄东再次来到这朝堂上。
面对文武百官,这一次,黄东没有那么紧张。
这些历史人物,以前都是耳熟能详的。
这一次,黄东依旧是站在文官队列之末。
但是,他感觉到很多的目光都投向他。
一个两个,似乎不怀好意。
同时又有一些敬畏的目光。
“陛下驾到。”
随着一道尖锐之声传来。
只见李二慢慢走到龙椅上,缓缓的坐下。
李二做好后,大手一挥。
旁边的太监便是拿出一道金黄色的圣旨出来。
“圣旨:新科状元上前听旨。”
半响后,黄东从文官队列之末缓缓走出来。
众人的目光看着黄东。
满脸疑问。
难道陛下要治罪于黄东?
“太嚣张了,最好是罢免了他的状元头衔。”
“没有官职,居然敢参奏杜尚书、魏大夫。”
“你别说,这黄东,连陛下都敢参,就看这次他怎么死的。”
几个侍御史私下议论。
黄东站在太极殿中间,手持玉笏,缓缓施礼。
“新科状元黄东,德才兼备,朕深感欣慰,特封为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官拜四品正官。钦此。”
全场哗然。
新科状元,官拜四品正官?
这个官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如今就让这么一个状元轻易得到?
黄东也没有想到,李二居然给了他这么一个大官。
掌管御史台。
御史中丞,官位也就是在御史大夫之下。
魏征,也不过正二品的御史大夫。
所以很多官员,心中颇为不满。
为何一个新科状元就得到了正四品?
“御史大人,还不赶紧接旨?”
黄东回过神来,拜谢道:“微臣拜谢陛下,吾皇万岁。”
说完后,一个太监便是将黄东的官服端过来。
黄东简单的看了一下。
最上满的是一件獬豸冠,中间是叠放整齐的绯红官袍,旁边则是一对官靴。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