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换个人,还是有效果的。”
“艺术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创造就是要碰撞才能出新的东西。”
今年,统战部和宣传部的领导跑来汇报,说今年春晚有看头,立意高觉,但他却觉得新颖是新颖了不少,但要说立意。
“还是差那么一点。”
直到《千手观音》出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辈们看着电视上牵手展开的画面时,忍不住惊呼:“哇,太美了!”
“怎么做到的?”
而当主持人说她们是聋哑人的时候,大领导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脸上的震撼之色尽显。
这种舞蹈,即便是正常人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难以想象这些聋哑人…他们在一个绝对寂静的世界里,依靠地面的震动、手语老师的指挥和彼此间难以想象的信任与默契,付出了多少,才完成了这场神迹般的演出?!
“爷爷,你眼睛怎么红了?”
“哦,刚刚有风进了眼睛。”
大领导抹了一下眼角,说了一句,“这立意,好!”
边上一个真理部的领导也忍不住说了一句:"总有人在艰难困苦中绽放生命的华彩夺目。"
“小李这家伙,有一手。”
大领导想了想,“你去给小李打个电话…”
…
荧幕上,《千手观音》的演员们依次下场。
现场观众们却不似往常喧闹 、热烈,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目光灼灼的状态看着这 21 个聋哑人。
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在看着他们。
陷入久久的沉默,仿佛还在消化那份感动和震撼。
观众也许在那一刻还不明白,这究竟代表着什么。
《千手观音》的震撼不是转瞬即逝的。
这种震撼,超越了娱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集体记忆。
它是眼泪与掌声都无法完全承载的,一种需要时间沉淀、却注定终身难忘的心灵地震。
当他们日后再次看到,哪怕只是听到音乐,便热泪盈眶,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对于生命潜能产生的敬畏和精神烙印。
…
电视上。
主持人朱君拿着话筒念道:“接下来,我们有请赵本讪为大家带来的小品《不差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