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身穿沾满灰尘的深色工装,脚蹬劳保鞋,手里提着一把标志性的大锤,“八十八十…”的声音在电视上响起,下面的观众们已经笑起来了。
“干嘛呢,干嘛呢?”
随着一声尖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永建反串“津门大姐”,涂着鲜艳指甲油的手,顶着夸张爆炸式红色假发、涂着烈焰红唇的脑袋猛地从墙洞里探出来。
配合着他夸张的表情和津门话,观众们瞬间笑的前仰后合。
而就在这时候,更大的意外发生了。
那面墙“轰”地一声倒了。
巩汉临穿着睡衣,一脸懵圈地从墙的废墟里面钻了过来,样子狼狈不堪,一只眼镜碎了,头发凌乱。
第一句话同样是:“干嘛呢?”
…
这是李琦的策略,开场宏大、紧接着就是一个语言类节目,把场子给炒起来。
这也是他为啥拿掉几个歌曲节目,多塞进去几个语言类节目的原因。
春节,其他的不重要,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春晚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就是从语言类节目变成“感动华夏”开始的。
全变成套路,换汤不换药。
比如新婚夫妇为了回谁家而吵架,在列车员的开导下,俩人各退一步。
再比如初当领导的人为了装X闹出各种笑话,被前同事拆穿后,深刻自省。
又或者婆婆各种找儿媳妇的茬,在儿子的调解下,一家人表示互相理解。
曾经有人问春晚的那帮人:“你们做喜剧节目的时候能不能纯粹点。”
他们回答:“你们不懂,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李琦:“我呸!”
“因为它是喜剧,所以他的结局注定是悲剧”这个逻辑压根就不对。
它的逻辑应该是:“因为是喜剧,所以背后的悲剧更扎心。”
悲剧不是让你们演出来的。
而是让人体会出来的。
“看老子教你们做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