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的佃户。
没藏讹庞有多贪婪从一个数字上就能看得出来。李元昊在世时,西夏人不过只是侵夺了宋朝十余里的土地,到了没藏讹庞手里,他在公元1055年的时候竟然将手往前又伸了四十里。也就是说,宋夏的边境由屈野河以西七十里变成了二十里,西夏人擅自将双方的边境线往东推进了五十里。这由此而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西夏人的游骑竟然公然在大白天里纵横驰骋于麟州城的各处大门之外,人家就围着麟州城随意绕走,完全就跟在逛自家的菜园子似的。
这种状况直到河东地区的巡边大臣贾逵亲眼目睹并上奏朝廷之后才引起宋朝的重视,赵祯下令当地官员就此事与西夏方面进行交涉,同时他还下令对那些出现在麟州城附近的西夏游骑进行武装驱逐。
麟州在行政划分上属于宋朝的河东路,而宋朝此时在这一路上最大的官就是前宰相、现并州知州庞籍。他认为宋夏之间早已盟好,所以即便西夏人失礼在先,可作为礼仪之邦的宋朝也不应该粗鲁地驱赶西夏人,而是应该先礼后兵。具体做法就是派人去找没藏讹庞沟通此事该如何解决,但没藏讹庞的回答简单又干脆——此事没得商量。
庞籍这脸可是被没藏讹庞给打得啪啪直响,但他一点也不在乎,蛮人嘛,不通情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庞籍决定用自己的真心和诚意去感动和教化没藏讹庞,他又派人去找没藏讹庞,这一次是要就双方的边境线问题好好地拿出各种法律文件来说道一番,但没藏讹庞再一次甩了庞籍一个耳光——滚,这事老子根本不想跟你谈!
大秀才庞籍被资深老流氓没藏讹庞连着呼了两个嘴巴子后也火了,我庞籍好歹也是当过大宋的宰相,这身份哪怕是辽国人也得跟我客气一番,你没藏讹庞一个老匹夫竟然对我这么没有礼貌,真是岂有此理!
这边庞籍气得吹胡子瞪眼,那边没藏讹庞却更加豪横,他猜想庞籍可能会一怒之下直接跟他动手,于是他先下手为强率先在这片非军事区派出了重兵驻扎。要说这西夏人的用兵策略还真的是很具有其光荣的传统性,从李继迁开始他们似乎就把那“一招鲜”给奉为了经典乃至是用兵的祖训:诱敌深入再围而歼之。李元昊没少用这一招,没藏讹庞这一回也是用的这一招,他就想通过此举引诱宋朝派兵过来打他,然后他就跑,等到宋军追到他的伏击圈后便是他大发神威之时。
让人不禁为没藏讹庞深感遗憾的是,庞籍在这种事上面就是个标准的书生,而且还是个很本分的书生,更不是那种自以为文武双全然后就一顿骚操作的狂生。庞籍在第一时间就没想过要带人拿着刀砍过去,他反而还训诫沿边的官吏和军民面对西夏人的挑衅要保持克制。
看上去是不是觉得很悲哀很窝火?是不是觉得这画面似曾相识?不必意外,我们是礼仪之邦,绝不先打第一枪,而是要等着对方开枪打死我们几个人之后再开枪,以儒治国向来如此。当然,秦汉唐明在开国之初绝不是这样,至于由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建立的政权就更是不会说什么绝不先开第一枪这种迂腐至极的话,而是绝不让对方先开第一枪。
至于我们为什么非要等自己这边死几个人之后才反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最主流的答案是我们是礼仪之邦,所以无论做任何事要有理有据有节,可这些东西真的就高于生命吗?这些东西真的是可以用命换来的吗?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所谓的有理有据有节又算什么?弱肉强食,这个自然法则永不过时,而我还是那个观点,既然有人说要等对方先开第一枪再反击,那么先死的那几个人能不能是你们这些伟大的官老爷或者是你的家人呢?
面对没藏讹庞的挑衅,庞籍也不是什么回击也没有,他的反制手段就是奏请赵祯断绝宋朝和西夏在边境上的互市贸易。对此,庞籍还颇为有些得意地对身边的人说道:“西夏严重依赖边境的贸易以资国用,这就像是小孩儿眼巴巴地等着吃奶。如果我们断了边境的贸易,没藏讹庞一定会过来求饶,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庞籍说得或许没错,但没藏讹庞在这一点上与李元昊其实没多大区别,他即使饿得哇哇大哭也不会求饶,反而会更加凶相毕露。在赵祯同意关闭宋夏边境的榷场之后,西夏在河西的占地行动反而变得更加猖狂,没藏讹庞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屈野河就是宋夏的天然界河,言外之意便是宋朝反而还占着西夏的大片土地。
此举让远在开封的赵祯感到很是不安,他特命张安世和贾恩为巡检使带兵在河西之地进行武装巡逻,但即使如此也没能让没藏讹庞有所收敛。他转而指责宋朝派兵进驻河西是在破坏盟约,而且还下令前方的西夏军队如果宋军敢有攻击行为就坚决还击,同时他的占地行动也毫无放缓的迹象,他这样做无疑就是在疯狂地试探宋朝的底线。
庞籍万万没想到没藏讹庞竟然没有丝毫屈服的意思,既然如此他便想着找一个能制得住没藏讹庞的人来收拾这个贪婪且凶狠的西夏人。庞籍想到的这人是谁?此人便是西夏此时的皇太后、西夏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