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英超造豪门 > 169 再夺英超冠军!巴萨,还记得当年摩纳哥的那场4比0吗?【求订阅】

169 再夺英超冠军!巴萨,还记得当年摩纳哥的那场4比0吗?【求订阅】(6/8)

练是真的很有能力。

    如果单纯从执教来看,弗格森真的没有看错莫耶斯。

    可惜的是,执教当时的曼联,执教曼联这样的豪门球队,执教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说得不客气点,执教能力是最不重要的!

    “恭喜你,杨!”莫耶斯发自肺腑地祝贺。

    埃弗顿跟贝斯沃特中国人没有任何冲突,他自然也不会对杨诚有什么意见。

    而且,从很多方面看,莫耶斯还是很跟得上时代潮流的。

    例如,他对阿尔特塔的使用。

    在英国本土主教练里面,能把组织核心用明白的主教练真的不多。

    莫耶斯算一个,托特纳姆热刺的雷德克纳普也算一个。

    也因为如此,所以杨诚跟莫耶斯还多聊了几句。

    等杨诚回到主队教练席时,等待已久的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顿时都如狼似虎地扑上来,将他架起,高高抛上了半空。

    这已经成为了每次夺冠的例行公事。

    等到球员庆祝结束,夏晴、亚当·克罗泽、奥马尔·贝拉达等一众高管都走下看台,来到了主队教练席前,向杨诚和球员们表示祝贺。

    在过去的这个赛季,贝斯沃特中国人不仅在球场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经营上也同样有非常好的表现。

    场均入场人数达到了8万5千人。

    本赛季在英超和欧冠赛场上,贝斯沃特中国人总共踢了25个主场,如果以平均票价45英镑来算,贝斯沃特中国人单单门票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9500万英镑。

    这还仅仅只是球票的收入。

    本赛季到目前为止,温布利球场的166个包厢,全都销售一空。

    这不仅是贝斯沃特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把VIP包厢卖光,也是温布利球场的第一次。

    是的,没有看错。

    哪怕是英格兰国家队,都没办法把166间包厢全都卖光。

    但贝斯沃特中国人做到的!

    虽然还没有拿到详细的数据,但这166间包厢至少能给贝斯沃特中国人带来超过2000万英镑的收入。

    这也就是说,就算没把零售、商品销售等收入算在里面,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比赛日收入都将超过1.2亿英镑。

    不管是以欧元计,还是以英镑计,都创造了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历史新高。

    得益于主场比赛日的大幅增长,根据目前的评估,贝斯沃特中国人本赛季的总营收肯定超过2.5亿英镑,接近甚至追上曼联的营收。

    但能不能超过曼联,目前还不好说。

    不过,西甲的皇马和巴萨在收入上是遥遥领先的。

    贝斯沃特中国人之所以拉近差距,甚至是追上曼联,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温布利球场所带来的比赛日收入的大幅提升。

    在这一块,曼联受限于老特拉福德球场的硬件,怎么也追不上贝斯沃特中国人。

    不说别的,球场容量就差了1万6千人,伦敦的球票价格一向都是英国最高的。

    再加上166间包厢的收入。

    曼联的比赛日收入现在已经落后于贝斯沃特中国人了。

    这也是大球场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根据亚当·克罗泽的评估,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比赛日收入,其实还有不小的潜力可以挖掘。

    如果能保持在9万名球迷,也就是场场爆满的情况下,比赛日收入能再上一个台阶。

    零售收入也还有很大的潜力。

    因为本赛季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场均零售收入也只有80万英镑,低于几支豪门球队的水平。

    这主要还是受限于温布利球场的一些硬件。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中场休息的15分钟内,商业空间所能够服务的球迷人数是有限的。

    如果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那中场休息时间的消费高峰期,营收也就达到了上限。

    所以,曼联尽管才7万4千人的容量,包厢也远不如温布利球场,但比赛日收入照样达到1亿英镑。

    在严格控制薪酬结构的情况下,营收再创新高,以杨诚对夏晴的了解,本赛季至少能在抽出1亿英镑的资金,投入新球场的建设。

    不过也挺惨的。

    虽说才开工了一年时间,但贝斯沃特中国人已经投入了将近2亿英镑。

    这笔钱都是过去几年,杨诚省吃俭用,卖儿卖女所积攒下来的。

    本赛季再投入1亿英镑,在新球场这只吞金兽嘴里,压根就不够填。

    所幸的是,随着次贷危机的扩散,欧债危机的显现,尤其是英镑贬值和英国央行的不断降息,各种政策先后出台。

    亚当·克罗泽正在积极跟英国政府、伦敦市政府对接,找他们要政策。

    等到政策一到手,立马就开始跟银行谈贷款。

    对于杨诚来说,贷款额度当然是越大越好,反正利息这么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