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后,主场作战的贝斯沃特中国人率先发动抢攻。
先是马图伊迪在开场2分钟,就在前场一连串娴熟的传切配合后,起脚打出了一记远射。
虽然没能威胁到曼联的球门,但也算是先声夺人。
之后,贝斯沃特中国人又创造出了一波进攻,连续获得了2次角球机会。
只可惜,曼联对此倒是早有准备。
两次的角球防守都做得非常成功。
而在抢攻了10分钟之后,贝斯沃特中国人主动放缓了攻势。
曼联则是趁机打出了一波进攻。
客场作战的红魔一直到第13分钟,才打出了他们全场的第一脚射门。
C罗的远射被诺伊尔直接扑在了怀里。
从第15分钟开始,比赛逐渐进入了稳态。
贝斯沃特中国人依旧想要控制住球权和节奏,通过娴熟的传切,撕开曼联的防线。
红魔则是依旧凭借着身体方面的优势,主动寻找对抗,通过破坏球路的方式,遏制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传切和组织。
这在首回合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尤其是在中后场,曼联的防守阵势可谓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杨诚从一开场就在不断地观察。
尤其是曼联的球员。
结合詹尼·维奥等人的数据和分析,杨诚在第21分钟,做出了全场的第一次重大调整。
趁着一次死球的机会,他把靠近自己这边的右边后卫麦孔给喊了过来。
“让莫德里奇和马图伊迪减少前插,你跟亚亚·图雷多往前,尤其是你。”
“你跟沃尔科特要打好配合,多穿插他们的肋部!”
“好!”
麦孔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
喝了口水后,巴西边后卫快速跑回了球场内。
他很快就把杨诚的指令传达给了周围的队友。
杨诚很快就发现,靠近自己这一侧的麦孔,开始更加积极地往前,表现得更加活跃。
作为阿什利·扬的前任主教练,杨诚很了解这名球员,知道他的技术特点。
他有不错的速度,也有一定的突破能力,但他最有威胁的还是在左边路拿球后,内切右脚传球,这是阿什利·扬最有战术价值的地方。
弗格森显然也是希望发挥出他的这份优势,让他去找后插上的C罗。
站在场边,杨诚甚至已经有几次看到,阿什利·扬在有意识地打这一条套路。
但杨诚马上就提醒了蒂亚戈·席尔瓦。
所以,阿什利·扬每次找C罗的斜传,都被蒂亚戈·席尔瓦或亚亚·图雷给破坏了。
而阿什利·扬在左路,很少直接前插,再加上他的特点,所以杨诚安排莫德里奇留在后面兜底,他相信应该是足够了。
在首回合,不管是鲁尼,还是特维斯,甚至C罗也几次出现在左路,都给麦孔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可次回合的阿什利·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所以,杨诚就要解放麦孔。
再加上马图伊迪的存在,让亚亚·图雷也更有前插的底气。
……
当比赛进行到第34分钟的时候,贝斯沃特中国人在中线附近完成了一次抢断。
莫德里奇抢下了安德森的脚下球后,顺势策动了反击,把球传给了右路的麦孔。
麦孔沿着右边路快速前插,追上了莫德里奇的传球后,看到沃尔科特出现在了肋部,立马把球给斜传了过去。
曼联的防守球员退得非常快,小老虎没有机会,背身停球后,往回带,传回给了莫德里奇。
这时候,包括安德森、卡里克在内的曼联中场,都已经回到了位置。
红魔的中后场两条防线已经基本成型。
左路的加雷斯·贝尔则是把奥谢拉开。
莫德里奇带球往前推进了一步,就看到麦孔从右边线斜插到了安德森的身后举手要球。
克罗地亚人不假思索,送出了一脚直传。
球从安德森和卡里克中间传了过去。
麦孔斜插肋部,在两名曼联中场的身后截停了莫德里奇的传球,并继续往前带。
埃弗拉和维迪奇是侧着身,一边往后退,一边在留意着麦孔的一举一动。
但安德森、卡里克两人都已经成功转身,立即朝着麦孔包夹了过来。
还有一个积极回防的阿什利·扬。
在麦孔带球进入曼联30米区域的时候,整个曼联防守的右半区,竟然有5名防守球员。
沃尔科特机敏地前插,跑在维迪奇和卡里克中间,可以接麦孔的传球。
哲科则是在维迪奇和费迪南德之间。
加雷斯·贝尔则是在禁区的左角一带。
前场的三叉戟都在随时做好前插,冲击球门的准备。
但曼联对麦孔的包夹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