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秒内,穿梭机便打开了外部光源。
只见舷窗外,四周满是六边形装甲模块构成的立体结构。
而在装甲之间的空隙处,则流淌着一道道银色的液态金属溪流,这应该是无数的纳米修复机器人组成的。
随着穿梭机的前进,前方的装甲环正在由近及远,不断地朝四周退缩,恰到好处地为它们让出了一个可供深入的通道。
“原来这个装甲,全都是能动的?”砾岩瞪圆了眼睛。
“并不是都能动,只限于南纬38度至42度这一圈范围,用于星球的外部出入通道。”
“这个通道,只为通过身份验证的飞行器自动开放吗?”岚在一边问道。
“是的,距离行星外围数百公里时,就会开始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就会自动为靠近的飞行器打开缺口。”
“我看这些装甲环之间还有空隙,如果有敌人的超小型侦察设备飞进来了怎么办?”砾岩指着装甲环中间,汩汩流动的液态纳米机器人溪流问道。
“哦,你是说这些纳米机器人的待机位置么?”卡纳西斯恍然,“没关系,你看这里。”
卡纳西斯指了指舷窗外不远处,其中一个装甲圆环的边缘,那里似乎有一个蓝色光点。
这个光点非常黯淡,要不是卡纳西斯指出来,砾岩他们根本就发现不了。
“这是高精度的动作探测器,每块装甲的转角处都会布置,它们会不间断地检测装甲间的运动物体,一旦发现非授权外来者,就会启动局部重力阱。”
“局部重力阱?在哪里?”箐的眼睛都要贴到屏幕上了。
“看不到,是隐藏式安装的,只要确认入侵者位置,重力阱就会瞬间包裹入侵飞行器,并把它压缩到原子级尺寸。”
箐听得吐了吐舌头,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砾岩正要继续发问,忽然一道白光闪过,砾岩等人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
等到重新睁开眼睛,几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个无边无际的天空,占据了舷窗外几乎所有的视角。
逼真的蓝天、白云,正中央则是一轮橙白色,正在灼烈燃烧的恒星。
甚至在恒星的周围,还有好几颗灰白色,若隐若现的卫星。
“这是,全息模拟的天空?播放的影片?”砾岩斟酌地问道。
“全息模拟?不不不,这些都是真的。”卡纳西斯两手直摆。
“这个是真的?”砾岩指着那颗恒星,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
“没错,它是一颗货真价实的微型人工恒星,我们把它称为‘阿穆尔’。”
“人工恒星?”岚也不敢相信。
“嗯,它的直径是1000米,可见部分的等离子球体,通过磁约束核聚变持续发光,并且其亮度可以通过程序精确调节,甚至能模拟日食、极光等特殊天象。”
“磁约束核聚变还能做成开敞式的?”砾岩已经震惊到词汇匮乏了。
“当然可以,宇宙中的恒星,不都是开敞式核聚变吗?只不过我们用磁场,稍微控制了一下‘阿穆尔’的聚变反应范围而已。”卡纳西斯微笑着答道。
“那这些卫星呢?也是人造的?”宵雨也忍不住问道。
“这些卫星也是真的,一共24颗,只不过它们其实是球形的复杂多面透镜和反射镜组,通过引力场调整位置和角度,从而将‘阿穆尔’的光芒,均匀地分布到整个球面穹顶的各个角落。”
“欧,对了,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透镜/反射镜组卫星,模拟不同行星上大气对可见光的散射和吸收效果,人工制造不同主题的天空颜色,比如粉色、橙黄、淡青绿、钴蓝等等。当然,模拟日出、日落和晨昏交替是基本功能。”
“这些云雾呢?总不能也是真的吧?”箐指着那一片片,沐浴在恒星的浅橙色光芒下的云霭道。
“哦,这些也是真的,它们是我们天气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卡纳西斯不紧不慢地答道。
“你们还搞了一个天气控制系统?在行星的内部?”砾岩嘴巴都要合不上了。
卡纳西斯自然地点点头:“是的,这些云层,是由数百万个纳米级水雾发生器协同工作生成的。”
“通过这些海量的水雾发生器,我们能独立控制所在区域的湿度和温度,包括降雨和降雪。”
“以降雨为例,和自然的降雨相比,我们的人工降雨,要更加‘规范’,不但区域可控,而且每一滴水滴,都会被静电场精确引导至回收管道,整个过程,不会浪费任何水资源。”
“另外,我们能按照居民的要求,随时随地制造局部天气——城市东区可以是阳光明媚,而西区正在下着浪漫的细雨,北区则飘起鹅毛大雪。”
“说到城市,你们看那边,我们马上要进入城市区域了。”卡纳西斯遥指着远处。
砾岩他们赶紧朝那个方向看去,立刻再一次被闪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