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行御九州 > 第247章 人之本性

第247章 人之本性(1/2)

    第247章 人之本性

    “舟车劳顿都饿了吧,让你们师哥好好款待一番。培风,和我去散散步。”

    卢钦语罢就往外走。

    杨培风交代少年给他们上桌酒菜,急匆匆追出门。

    七房坪镇地域狭小,尽管最繁华的街巷抬眼也能望穿,少有的几处名胜古迹都零星分布在四周村庄,且路途遥远。简而言之,没啥可逛的。

    不过依卢钦的蹒跚步伐,怕是这条街就够他走的了。所谓耄耋之年。但年轻人记忆深刻,对方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这副模样。

    老人其实有万般道行,只是从不显山露水。比某个锋芒毕露的傻子,不知高明多少。

    再往前则是小镇唯一的书院,这个时辰似乎刚刚散学,左右皆是欢呼雀跃的懵懂少年,言语着天真烂漫的论调。

    杨培风久未作声。真正市侩的商人,绝不急于叫卖。

    卢钦也学他将嘴缝上。两人都很沉得住气。

    良久后,右手深巷里忽然传来一阵孩童嬉笑声。

    卢钦终于开口,“去看看。”

    “听老师的。”杨培风应道。

    说是“深巷”,其实就两侧房屋多些、高些,更里面别有洞天。不是房屋,更非墙壁,而是小镇与一个村庄的交叉口。

    他们穿过巷子,但见一座巨大门楼耸立,原本脚下的青石地板,已被连日暴雨后的泥泞取代。两地界碑,同样也是区分百姓贫与富、贵与贱的鸿沟。

    有栋破烂不堪的茅屋正在风中摇乱,茅屋下是位拄着拐杖、布衣单薄的古稀老人。

    五六个孩童抱了茅草跑远,老人大声呼唤无果依仗叹息时,忽被猛地推倒,滚了满身泥浆。再等他艰难起身到一半,竟又被人从身后推得一跌。孩童们的嬉笑声更盛。

    卢钦叹了口气,道:“这么小的娃娃,心肠却这般歹毒。为师记得你在扶风时就爱行侠仗义,怎么今日偏偏无动于衷?”

    杨培风轻轻摇头道:“老师,你错了。”

    卢钦略微吃了一惊,“为师错了?”

    杨培风整理了一下思绪,解释道:“侠义二字不能这么解。在扶风城,我身为杨氏后人,一为杨氏谋名,二行分内之事。分内之事,不为侠也!”

    江不庭游历天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分外之事,是为行侠。

    而他为大虞殚精竭虑,实属义之所在,是分内之事。

    卢钦闻之不由得喃喃道:“好一个分内之事不为侠。”

    接着,老人困惑道:“姑且算你在扶风城扶危济困不算行侠仗义。但老朽总该不会错看你吧,真要袖手旁观?”

    杨培风付之一笑:“老师没错看我,只是看低了我。幻术高明,但亦不能当真。”

    此类幻术,他已司空见惯。

    见被识破,卢钦哈哈大笑道:“是幻术,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而且并非异国他乡,正是我泱泱大虞。老朽百思不得其解,所谓教化之功何在?忙了大半辈子,到头才知万事皆空。培风,你瞧老师可怜吗?”

    杨培风话锋一转,开始旁敲侧击道:“老师是觉得做学问枯燥,决心换个活法?要与天下人一般也去逐个利字。还是说从一开始……您就是?”

    卢钦闭口不答,再次轻叹了口气:“人本性之善恶,天下读书人都绕不过的难题。近些年性恶论抬头迹象明显。可惜老朽学识浅薄无法自通,引以为平生一大憾事!”

    杨培风轻笑道:“此酸腐文人论调,学生当年不屑一顾。”

    卢钦问:“现在呢?”

    杨培风答:“纵使千万年后亦然。”

    说着,他解下酒壶,在脚边寻了一只蚂蚁缓慢浇下,神色古井无波。

    “敢问老师,这壶酒行恶了吗?”

    卢钦默不作声。

    杨培风缓缓站起身,又才开口:“元神居方寸,识神居下心。元神为本,乃先天存在,无善无恶;识神后天生成,由脏腑承载,一日不食则心上大不自在,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则悲,见色则眩。”

    “任何唯一存在的事物,不具备任何诸如善恶、美丑、大小之类,人所定义的属性。”

    “比如学生有一枚核桃,但除此之外,天地间再没有比它更大,亦没有比它更小的核桃,那么它是大核桃,还是小核桃呢?倘若一个人,天地间有且仅有这么一个人,而且除了这个人之外,再无豺狼虎豹、山川河流,一切尽归虚无。那么这个人是善,还是恶呢?”

    “由此是否可以引申为,是因有了这只蚂蚁,这壶酒才在我这识神的引导下,行了恶。而这壶酒,正是我之先天元神,无善无恶。”

    “如此便可得出结论,善恶是一种后天行为,并非先天本性。”

    杨培风说得口干舌燥,小饮了一口酒,最后道:“培风才疏学浅,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权当说给老师解解乏。让老师见笑了。”

    卢钦眯着眼,满脸笑意,忽地意味深长道:“就不知现在与老头子我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