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着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自己也种了几十年的地,就觉着自己什么都懂,关于农业种植方面,还需要跟专家,跟教授请教。”
“土壤的管理和改良,耕作、栽培、施肥、灌溉等技术,这些怎么去做才能让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进步,再有农作物的选择和轮作,病虫害的防治,等等,这些都需要科学,引入科学才能让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
“同时,还能增加劳作的效率。”
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思路只能说是勇气可嘉,但方式方法错了,只能是事倍功半。
“除了大棚种植,包括人工种植的木耳,香菇之类的,也要抓紧,不能掉队,后山的木耳种植要持续开辟。”陈浩又道。
关于农业种植,人工种植方面的事,陈浩讲了一个多小时,重点就两个方向,一个是科学种植,再一个就是规模要扩大。
“真要按照你说的来,得要不少农业生产资料,钱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农业生产资料本就稀缺,公社对红旗生产队已经够照顾了,可还是不够。”陈洪兴道。
不说肥料,就说塑料薄膜,还有木段等,这些以花山公社的情况,提供不了那么多给红旗生产队扩大农业生产。
“红旗生产队离着江城市比较远,并非农业种植基地,农业种植基地大多在城郊,这些地方会获得不少政策的支持,但是我们不能气馁,凭借第一个搞分田到户,第一个全生产队都已经分田到户,这样的情况,肯定也能获得政策支持。”陈浩道。
“农业生产资料不会是问题,县里,市里,省里,肯定会在关于红旗生产队的报道出来后,给予全面的支持。”
什么东西都需要讲究政治正确。
尤其在这个关口,红旗生产队等于是在为分田到户,为经济形势的改革摇旗呐喊,冲锋陷阵,上面肯定会在一些方面照顾。
化肥,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平均下来,用度不够,但如果利用行政手段,给红旗生产队这边稍微照顾些,也够红旗生产队农业生产使用的了。
“红旗生产队要是能成为典型,各方面肯定会得到照顾。”陈自强说道,“化肥是个好东西,要能多分配些,地里的农作物长势喜人的很,就是可惜,分到生产队的化肥量不多。”
化肥是一种很见效的增产手段。
但是国家的化肥产量很有限,平均下来,每亩地的化肥用量不到10斤,一亩地的农作物要想长势好,化肥的用量需要达到几十公斤的量。
差距很大。
化肥要能多些,对产量肯定有好处。
农家肥实际是无奈的选择。
“肯定会成为典型的,公社,再有县里,尤其是省里,一定会乐意将红旗生产队当作典型进行宣传。”陈浩道。
他看着一众人,“搞招待所,搞食堂,搞小卖部,搞大棚种植,为的是什么?不仅仅是提升副业,帮助村民,帮助市民,帮助过来参观的同志,同时,也是为了做给领导看的。”
“向领导证明我们红旗生产队能行!”
说了农业方面的事,陈浩接着又说了副业,像是饭馆,还有小卖部,以及个体户等等方面的一些事情。
这个会开的时间不短,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天黑了才结束。
推开会议室的门,发现门外还站着一个人。
是陈大刚。
“陈大刚,你怎么跑到这来了,不会是悄悄摸摸的在偷听会议吧?”王红梅上下打量陈大刚,“人吓人,吓死人,知道不知道?”
她被吓了一跳。
陈大刚穿的衣服偏暗,杵在那,天色又暗,不仔细看发现不了。
“你别乱咬,我没偷听,我就是过来等着你们开完会,我有事要说。”陈大刚道。
看了眼王红梅,他很气。
王红梅一身衣服干净的很,就是头发也好好的梳理了,听说还特意去了县里的理发店,弄了个时兴的发型。
骚的很。
自从在小卖部做事后,王红梅真的是一个月就变一个样,让人羡慕。
“你有啥事要说?过来开会的都是干部,是红旗生产队的重要同志,这么晚了你不睡觉,到这里晃荡,有啥心思?”王红梅道。
“我懒的跟你说,赚了几个钱就无法无天了,鼻孔恨不得朝天上去。”陈大刚不想跟王红梅多说。
他看着陈浩,“浩哥,这都10月底了,田地里的活没那么多,闲了下来,是不是可以分田到户了?”
他过来就是为了这事。
已经在队委办公室外头等了很久。
“刚刚开会就是说这事,分田到户这事可以搞了,你跟队里还没参与分田到户的村民说声,他们要没什么意见,明天就可以开始确认分田地,签字摁手印。”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