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 第375章 江岸炮声(上)

第375章 江岸炮声(上)(2/4)



    “郭某想请张将军相助,共破此局。”

    “郭大侠,杨教主,”张宏范沉吟片刻:“若是破局之法,要水师攻击蒙古国土。”

    “这擅起战端的罪名,本官....难以....”

    “只是怕朝廷猜忌,怕背上叛臣之名?” 杨过接过话头。

    “张统制,如今国事艰难,正是我辈儿郎抛却私怨、共御外侮之时。”

    “若能挫败蒙古人的阴谋,保住汉人抵御外族的元气。”

    “你便是民族英雄,将来定会为后人千古传颂,又何惧些许流言蜚语?”

    闻言,黄药师满是诧异地打量着杨过。

    心中想着,想不到这小子年纪不大,短短时间变得如此洞察人心。

    郭靖沉声道:“张统制,正是因为襄阳军民上下一心,才能守住如今局面。”

    “只要你愿出手相助,郭靖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让你为难。”

    “张将军不必担忧。”杨过沉声附和,“若事不可为,此事可由明教承担。”

    “届时只需对外宣称,是明教挟持张将军,逼迫水师就范。”

    “这...”张宏范震惊地看着杨过,“杨教主为何甘愿背负如此罪名?”

    “只要能挫败蒙古人的阴谋,区区罪名何足挂齿。”杨过淡然一笑。

    张宏范看着眼前二人坚毅的神情,心中的天平终于倾斜。

    “杨教主高义,下官佩服。”张宏范肃然起敬,起身深施一礼:“张某亦不敢人后!”

    杨过闻言,心中一喜:“多谢张统制!”

    “张将军精通水战,”郭靖则趁热打铁,再度说起方才的建议,“不知可否将投石机安装在战舰上?”

    张宏范闻言一惊:“郭大侠是想...以战舰投石机对抗蒙古人的霹雳弹?”

    “正是。”郭靖点头。

    张宏范眉头紧锁:“此事非同小可。战舰载重有限,投石机又极为笨重...”

    “舰上装投石机,诸位可知其中难度?”

    “船身的稳定性与投石机的后坐力如何解决?”

    “这投石机的射程与准头又该如何确定?”

    “霹雳弹威力巨大,且遇火便炸,这又该如何区处?”

    “将军放心,”杨过胸有成竹,“咱们可先试验,确保万无一失。”

    “黄岛主精通机关之术,黄岛主已算过承重,中型楼船加固甲板后可行。”

    杨过指向黄药师,“至于机关改良,有黄岛主亲自督导。”

    “秦道古先生擅长算术,凌霄兄弟知晓霹雳弹的改良之法。”

    “加上张统制的水师经验,必能成事。”

    黄药师抚须笑道:“张统制,老夫已算过,若用中型楼船,加固甲板,足以承载投石机的重量。”

    说话间,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榫卯结构与力臂计算:“张统制请看,这是改良后的图纸。”

    “老夫参考了‘武经总要’中的投石机图谱,将弹射臂改为可折叠式,底座加装平衡配重。”

    张宏范俯身细看,图纸上的每一处批注都透着机关术的精妙,尤其是甲板加固的方案,竟巧妙利用了楼船原有的龙骨结构。

    他心中暗赞,面上却依旧凝重:“即便如此,但这射程与精度仍是难题。”

    “至于射程和精度,便需秦先生计算了。” 杨过侧过身,展开一卷算筹图,“这是秦道古的初步计算结果。”

    “根据水师舰船参数,三百斤投石机配十斤霹雳弹,顺风射程可达三百五十步以上.....”

    “三百五十步?” 张宏范打断他,“蒙古人的回回炮射程至少五百步,这如何应对?”

    杨过笑道:“船行江中可灵活变阵,而蒙古人投石机固定北岸。”

    “咱们移动的舰船更难命中......”

    黄药师在一旁适时出声提醒,“方才的三百五十步,不过是三百斤的投石机计算的结果。”

    “若是换成五百斤,射程必将再度提升。”

    “这个本将知晓,” 张宏范继续道,“不过舰船的改造需要时间,需得保证不能惊动蒙古探子。”

    “此事我来办,” 吕文德沉声道,“就以加固战船为由,调集工匠秘密施工。”

    “朝廷严禁水师配备火器,”张宏范看向杨过,“这霹雳弹威力巨大,杨教主打算如何保证发射时的安全?”

    “毕竟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自身。”

    “此事容易,” 杨过一脸笃定,“凌霄已改良了霹雳弹的引信,最长可延时十数息,足以让投石机安全发射,并保证弹丸落入敌阵后方才引爆。”

    “好!” 张宏范拍手称快,“如此一来,便有七分把握了。”

    杨过补充道:“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 射程计算。”

    “秦道古先生的演算,需要知道投石机的臂长、配重、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