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在临安也有不少人手,我会让他们协助你。”
杨过拱手道谢,态度诚恳,“多谢郭伯母!”
......
次日,杨过与罗伊告别小龙女、郭靖夫妇等人,打马朝着临安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皇城司衙门内,张弘范正与公孙清连夜审问王二。
“说!究竟是谁指使你散布谣言的?”张弘范厉声喝道,声音仿若洪钟,在这寂静的衙门内回响。
王二被绑在刑架上,浑身伤痕累累,却依旧紧咬牙关,不肯吐露半分。
公孙清见状,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冷冷道:“王二,此乃‘蚀骨散’,服下后,浑身便如万蚁噬心,痛不欲生。”
“你若老实交代,我可给你个痛快。”
张弘范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据本官所知,你家中尚有老母,你就忍心连累她白发人送黑发人?”
“大人,祸不及家人!”王二眼中终于露出恐惧之色,“我说……我说!是薛三!”
“薛三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在城中散布明教勾结蒙古的谣言!”
“薛三是何人?” 王二忙不迭地回道:“薛三是薛大人府上的小厮!”
“哪个薛大人?”张弘范与公孙清对视一眼,继续追问道,“刺杀蒙古使节一事,你可知晓?”
“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薛极。”王二摇头,“刺杀蒙古使者之事,小的实在不知。”
“薛三只是让小的散布谣言,教给小孩传唱!”
公孙清眼中精光一闪,“果然如此!张大人,薛极可是史弥远一党啊!”
张弘范面色凝重,“公孙右使,此事涉及朝廷重臣,眼下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本官需禀明圣上。”
然而,就在他刚刚安排人手去追查薛三之时,手下探子匆匆来报:“大统领,有三个小队的禁军士兵中毒身亡……”
“参与刺杀蒙古使节的禁军士兵,正是出自这三个小队。”
张弘范听闻此消息,脸色煞白,心中暗叫:“不好,幕后黑手果然心狠手辣,看来他们铁了心要将知情人灭口,把真相彻底掩埋。”
张弘范不敢耽搁,立刻与公孙清前往现场查看。
军营中,百十名禁军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这些人面容扭曲,七窍流血,死状凄惨。
二人仔细检查了尸体,发现禁军是中剧毒而亡。
张弘范心里明白,幕后黑手肯定是得到了风声,知晓自己在调查,所以才下此毒手,杀人灭口。
张弘范眉头紧锁,心中思忖:“幕后黑手如此狡猾,要查明真相,谈何容易啊。”
公孙清见此情形,心中却在想,看来教主所言不差,豢养冷千秋的大人,与指使刺杀蒙古使节的,极有可能是同一方势力。
张弘范眼见天色将明,神色愈发凝重,说道:“公孙右使,禁军被杀,事关重大,本官即刻进宫面圣。”
“还望明教诸位能继续顺着薛三这条线索追查,咱们通力合作,尽快找出真凶。”
清晨,垂拱殿内气氛凝重。
赵昀端坐龙椅之上,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显然一夜未眠。
此刻他面色阴沉,手中捏着蒙古使团的国书,目光冷冷地扫视着群臣。
“蒙古使团已至淮西,要求我朝交出明教凶手,否则即刻开战!”赵昀声音冰冷,“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陛下,蒙古使团随行有两千铁骑。”礼部尚书王应麟上前奏报道,“淮西守将杜杲请示该如何应对。”
赵昀揉了揉太阳穴,“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史弥远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应当允许使团入境,但需限制其护卫人数。”
“两千骑兵入京,实在太过危险。”
吴潜冷笑一声,“史相此言差矣,若限制使团护卫人数,万一使团在我大宋境内出事,岂不更给了蒙古开战的借口?”
“吴相此言,莫非是要让两千蒙古铁骑长驱直入我大宋腹地?”史弥远怒目而视,“若他们心怀不轨,临安危矣!”
两位丞相针锋相对,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吴潜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蒙古大军压境,若不应允,恐生灵涂炭。”
“臣建议,暂且交出明教木易等人,以平息事态。”
史弥远冷笑一声,“吴相,此事尚无确凿证据!”
吴潜怒目而视,“史相莫非不顾国家安危?”
史弥远淡淡回应:“吴相如此急切,莫非心中有鬼?”
赵昀眉头紧锁,突然一拍龙案,厉声喝道:“够了!”
皇帝发怒,殿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赵昀深吸一口气,看向张弘范:“张卿,调查可有进展?”
张弘范出列,拱手道:“回陛下,臣已查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