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声未落,双掌裹挟着凛冽的罡风,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扑杨过面门。
杨过万万没料到,这太监竟会突然发难,仓促间运转内力,举掌相迎。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气浪四溢,两人如遭雷击,各自踉跄后退数步。
杨过只觉手臂微微发麻,心中骇然:“这太监的武功竟如此高强!”
紫袍老者体内气血翻涌,暗自心惊:“这木易的实力,远超想象!”
见两人陡然动手,一旁的赵昀吓得脸色惨白,只觉心中有万马奔腾。
他心里清楚这老奴是忠心护主,可眼下局势,明摆着敌强我弱,这老奴为何非要强出头,徒增变数!
紫袍太监一出手,小龙女眼神一凛,她玉手一挥,手中长剑刺向紫袍太监。
紫袍太监反应极快,侧身一闪,避开剑锋,反手拍出一掌,掌风呼啸,带起一片残影。
小龙女娇斥一声,柳腰轻摆,举剑斜撩,将对方的掌力尽数荡开。
此时,希林手中寒光一闪,弯刀裹挟着凌厉的气势,劈向紫袍太监。
紫袍太监遭前后夹击,躲避不及,只得咬牙硬接这一刀。
“咔嚓”一声,紫袍太监的手臂被希林一刀斩断,鲜血喷涌而出。
紫袍老者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抱着伤口,单膝跪地。
希林见状,乘胜追击,一步上前,将弯刀架在紫袍老者脖子上。
杨过连忙出声阻止:“先留他一命,还有事情要问他。”
紫袍老者望着希林,眼中满是不甘,但自知大势已去,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希林闻言,在紫袍太监身上疾点数指,将他的穴道封住。
杨过转头看向赵昀,脸上浮现出玩味的笑容:“皇帝,如今酒菜已到,不如一起喝上几杯。”
赵昀连连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木教主,请。”
见皇帝要陪同落座,一众太监手忙脚乱地将酒菜摆上桌案。
赵昀强装镇定,热情地招呼众人落座,自己也陪着坐在一旁。
明教众人吃着御膳,喝着御酒,心情大好,身上的伤痛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带他过来!”杨过看着不能动弹的紫袍太监,开口吩咐公孙清。
小龙女轻抚杨过手臂,柔声道:“过儿,先问清楚再说。”
杨过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吧!你是从何处得知我等的信息?”
“明教多在江北活动,若无外人相帮,凭皇城司的能力,根本调查不到。”
紫袍太监冷笑着说道:“明教,大宋容不下,蒙古国同样容不下。”
赵昀眉头一挑,脸上神色变幻不定:“你将实情直言相告就是!”
“老奴遵旨!”紫袍太监恭敬回应,“不错,几位的画像、身份信息,的确是蒙古国提供的。”
杨过听后,心中暗道:果然如此。随即追问道:“你是何时与蒙古人勾结在一起的?”
公孙清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嘲讽道:“你还真是聪明,居然替蒙古人出手。”
紫袍太监脸上因失血变得苍白,却仍咧嘴笑道:“当年食菜事魔教在江浙一带起兵谋逆,黄前辈领人出手诛灭魔教。”
“此事,朝廷早有诏令,本官对付魔教,何谈替蒙古国出手?”
说到此处,他面色安然,叹息一声:“若非东京沦陷,导致前人传承断绝,本官哪需动用禁军对付魔教。”
听到此处,杨过心中思索:自虚竹子到当下,不过相隔百余年,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何事,才会让汉人武学出现断层?
“那你可知,为何前朝武学远胜今朝?”
紫袍太监面露诧异,反问道:“木教主,当年之事你果真从未耳闻?”
杨过颔首应道:“不错,确实所知甚少。”
紫袍老者叹道:“当年契丹要南下侵宋,事先派遣一批武功高绝的人士南下。”
“那时还是哲宗皇帝当政,哲宗皇帝下令少林寺广邀中原高手前往对敌。”
“之后数年间,双方高手明争暗斗,期间爆发数次大战。”
“最终双方绝顶高手大多殒命,中原武学自那时起便一蹶不振。”
杨过在心中暗暗对照事情发生的时间,追问道:“你为何如此清楚?”
“老奴也是道听途说罢了!”
张一氓问道:“江湖传闻,宫中高手无数,为何如今宫中高手如此不堪一击?”
闻言,一旁的赵昀,嘴角抽搐,面色讪然。
“当年宫中本有一套适合无根之人修炼的武学,只是后来东京沦陷,那武学就此失传。”紫袍太监也不隐瞒,“导致宫中再无黄前辈那般高手。”
杨过回过神来,笑问道:“蒙古人是如何联系上你的?”
紫袍太监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