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994章 入城上

第994章 入城上(1/2)

    三日后,天光微熹,南京城外已是一片肃穆。

    寅时三刻,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整座城池突然在战鼓声中苏醒。

    三十六门礼炮同时轰鸣,惊起漫天飞鸟。

    城墙上的赤红旗帜被江风扯得猎猎作响,新漆的城门在铰链转动声中缓缓洞开。

    秦思源端坐在四匹照夜白牵引的鎏金马车上,黑色王袍上金线绣制的蟠龙在晨光中流转。

    他右手随意搭在腰间宝剑剑柄上,目光坚毅,神情严肃。

    三十六名重装骑士呈楔形阵列拱卫两侧,精钢面甲下呼出的白气在晨风中凝成霜花。

    这三十六人还是他登夏王之位时的那三十六人,也是夏王真正的贴身护卫。

    因为这几年来,夏王身边随时随地都有这三十六人中的六人护卫着,外人还有一个绰号给他们“三十六天罡”。

    这批人不但身家清白,还武艺高强,武艺高强到什么程度呢?高到六人联手就能和鲁神通来个几十招。

    同时护卫在夏王身边的还有五千禁卫军,这五千禁卫军身穿新式军服,手持步枪,枪尖还插上了刺刀。

    五千禁卫军铁靴踏地的轰鸣让护城河水面泛起细密波纹。

    他们步枪上的三棱刺刀组成移动的钢铁丛林,身后的蜀锦在行动间若隐若现,帽子上还有王室徽章,那是秦思源给禁卫军的特殊荣耀。

    "止!"

    距城门百步时,三十六骑突然勒马,战马瞬间停止,骑士们左手已摘下背后圆盾。

    "铿"的一声金铁交鸣,三十六面镌刻天罡星图的盾牌组成环形屏障。

    等在城门口的傅淑训等百余人看到秦思源的马车缓缓驶来,便急忙迎上前去,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臣等拜见大王!”。

    傅淑训身后的众人也纷纷效仿,弯腰施礼。

    其中,有几个原本是明朝反正的官员,此时见到秦思源,更是毫不犹豫地直接跪了下去,以表忠心。

    秦思源坐在马车里,微笑着看着那几个跪下去的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但他并未多加理会,只是高声说道:“傅卿免礼,众卿免礼!”。

    听到秦思源的声音,众人纷纷直起身来。

    来自夏国的官员们一个个用充满敬畏和狂热的目光紧盯着他们的大王,仿佛秦思源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只一般。

    而那些刚刚反正过来的官员们则显得有些拘谨,低着头,根本不敢正视秦思源的眼睛。

    这时,傅淑训再次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大王,城里已经一切准备就绪,请大王进城”。

    秦思源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他并没有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走下马车,而是在车中勉励了几句众人,然后便下令队伍继续前进。

    傅淑训等人见状,赶忙快步跟在马车后面,一同向城内走去。

    鎏金马车碾过城门青石门槛的刹那,秦思源感到一股无形的重量压上肩头。

    这座承载了二百七十六年大明气运的石头城,如今正向他敞开怀抱——或者说,正被他用铁与血强行撬开。

    从正阳门到皇城的御道两侧,每隔两米便肃立着一名夏军士兵。

    他们身着深黑色新式军装,步枪上的刺刀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当秦思源的车驾经过时,数千把刺刀同时举起,形成一片银光粼粼的钢铁森林。

    "大夏!",第一个士兵的吼声撕裂了清晨的寂静。

    "大夏!"。

    "大夏!"。

    "大夏!"。

    呼喊如浪潮般沿着御道推进,最终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惊飞了栖息在大报恩寺琉璃塔顶的群鸟。

    那座九层八面的琉璃宝塔在朝阳中折射出七彩光芒,塔檐下悬挂的铜铃在声浪中微微颤动,仿佛在为旧王朝敲响丧钟。

    秦思源微笑着朝一众士兵挥挥手,同时目光扫过街道两侧,南京城的百姓们被士兵们用身体隔在外围,形成一道人肉的围墙。

    他们的表情如同打翻的调色盘——有老妇人跪地痛哭,她的儿子在暴乱中被地痞杀害,是夏军的子弹为她讨回了公道。

    有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紧抿嘴唇,他的货栈在夏军入城时被征用,更因为他的过往恶行被夏军收取了大半身家。

    更多的是一张张麻木的面孔,像极了成都城破时那些缩在墙角的明朝降卒。

    "娘,那就是夏王吗?",一个稚嫩的声音刺入秦思源的耳膜。循声望去,是个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的男童,约莫五六岁年纪,正睁大眼睛盯着他马车上的蟠龙纹饰。

    那妇人慌忙捂住孩子的嘴,惊恐地看了眼附近的士兵。

    秦思源耳聪目明,冲孩子微微一笑,却见妇人脸色瞬间煞白,拖着孩子就往后缩,仿佛他是什么噬人的猛兽。

    这让附近的士兵脸色非常难看,遥想夏王进成都城时,那是满城欢迎,哪里会出现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