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978章 平乱南京城中

第978章 平乱南京城中(1/2)

    “夏军的规矩,第一,不许顶撞长官”,连长声音像磨过的石头,“第二,百姓的东西不能碰,第三,命令要像接圣旨一样听着,做得到吗?”。

    刀疤脸捂着脸,看看周围黑洞洞的枪口,又看看范景文别过头的样子,终于咬着牙啐了口血沫,往右边走去。

    有了第一个,后面的人就顺了,想当兵的大多是年轻力壮的,把兵器擦得锃亮,站得笔直。

    想卸甲的多是拖家带口的临时兵,也就是那些衙役护卫,把武器堆在地上时,然后老老实实的站到了一边。

    范景文站在原地,看着一半人走向左边,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见秦大朝他瞥了一眼:“范大人你有什么话要说?”。

    范景文沉吟了一下,“秦将军,现在人手不足,这些人其实是可以都用起来的”。

    “呵呵,夏军规矩森严,而且全凭自愿,这是夏军战斗力的保证”,秦大笑着说道。

    收编的队伍刚整好,南边突然传来枪声。

    秦大抬头,见鼓楼方向冒起黑烟,一个团长策马奔来:“将军,城南有股乱兵占了粮仓,正往麻袋里装粮食,还放火烧了粮库外围的草垛!”。

    “带五百人,去清了”,秦大扯过缰绳,“告诉弟兄们,粮仓是全城百姓的命根子,谁动谁死”。

    “秦将军且慢,本官派几个人给您带路,守卫粮仓的是本官派的人”,范景文赶忙说道。

    “也好,免得伤了无辜”,秦大点头接受。

    禁卫军的马蹄声像惊雷滚过街道,刚到粮仓门口,就见十几个乱兵扛着粮袋往外冲,为首的是一个大胡子百户。

    他看见夏军,眼睛红得像兔子,举刀就砍:“老子跟你们拼了!”。

    说完不顾眼前之人乃是夏军,直接就冲了上来,此人在前日带着属下冲出城,结果手下被杀大半,其中就有他的亲弟弟。

    “砰!”,一声枪响,百户手里的刀掉在地上,肩膀被打穿。

    他还想往前扑,又被一枪打中膝盖,“噗通”跪在粮袋上,血顺着粮袋的缝隙往下滴,染红了白花花的米粒。

    “把火灭了,粮食清点入库”,团长翻身下马,踢了脚地上哀嚎的百户,“这种人,拖去城门口示众”。

    士兵们扛着水桶救火,水枪喷起的水柱在阳光下划出彩虹。

    附近的百姓见了,不知是谁先提了桶水跑过来,接着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端着盆、拎着桶涌来,连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都拄着拐杖送水。

    众所周知,粮仓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原本还心存疑虑的人们,终于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

    秦大花费了整整两个小时,对这八千杂牌军进行了一番严格的筛选。

    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原本庞大的八千人数最终只剩下了三千六百余人。

    然而,这留下来的三千六百余人,无一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汉子,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单身汉。

    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夏军优厚的待遇,如今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自然都不愿意轻易错过。

    待人员确定之后,紧接着就有一百余名禁卫军上前整理队伍。

    这些禁卫军将暂时担任这些人的连排长,负责指挥和管理他们。而班长的人选,则是从这些人当中挑选出来的。

    短短一个小时之后,整个队伍便已基本整理妥当,形成了一个相对整齐的方阵。

    秦大迈步走到这个方阵的前方,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传大王令,即刻开始清理整个南京城!凡有胆敢作乱者,一律按照规矩严惩不贷!若有负隅顽抗之徒,格杀勿论!”。

    其余的话他根本无需多言,因为关于夏国的规矩,自然会有他们的连排长去传达。

    如果这批人表现出色,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会被就地转为夏国的丙种军。

    一旦成功转成丙种军,他们就需要在夏军中服役整整三年。

    不过,这三年的服役也并非毫无回报,不但会有相应的军饷,在退役之后,他们将会得到安置。

    秦大大手一挥,整个队伍如铁流般动了起来。

    他只留下五百人跟随镇守皇城,其余一千五百人融入了那三千六百余人的队伍里。

    然后这近五千人分成了八个队伍,每队六百余人,踏着震碎街面的步伐,朝着南京城的八个方向突进。

    每队里还跟着几十个本地衙役,这些人平日里熟悉街坊里巷,此刻被夏军的威严镇住,缩着脖子在前面引路,指认着藏污纳垢的角落。

    更关键的是,情报局的暗子们在此刻纷纷站了出来——他们或许是街角卖茶的老汉,或许是客栈里打杂的小伙计。

    此刻都撕下了伪装,眼神锐利如鹰,将早已摸查清楚的乱军窝点、帮派堂口一一点明。

    “东边城隍庙,聚着百十来号溃兵,抢了周边商铺,还掳了俩姑娘!”,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