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应该是徒有虚名之辈。”
“何必让公子来请。”
“非也,非也。”
青年还未说话,在青年旁边少年却是轻笑着反驳道,“包三哥此言差矣。”
“汉末之时,昭烈帝三顾而成就帝位。”
“现今天下,秦、宋、吴三国并立,犹如汉末乱局。”
“世间隐世之才,皆名声不显,但其中不乏将相。”
“如秦李纲,本是一降臣,初入仕途,便逢大变,在秦地劳役三载。”
“后被秦帝发掘,入秦为官,只是几载便成了一地长安府尹。”
“据说这李纲,还精通兵事,可谓是文武全才。”
“还有宋国杨惟忠,本是番人出身,后自改姓名入军。”
“入军之后,履历功勋,现在已经是大宋天武军左厢指挥使。”
“就是不知,包三哥以为,这两人如何?”
“这两人自是人杰。”
那手持折扇的胖子,狠狠的瞪了一眼少年,郁闷的回应。
少年所说的前者,虽然名头不大,但在各国朝堂上,却是名声响亮。
少年所说的杨惟忠,他们更是不陌生,因为早些时候,这杨惟忠可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将吴军打得节节败退。
最后,若不是天下士族入吴,吴国还不一定能有现在的光景。
不过,他也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再度反驳道,
“在下承认李纲和杨惟忠,但这王秦自比武侯,称之有卧龙之才,在下可是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