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塑强汉 > 第225章 县令亲审

第225章 县令亲审(1/2)

    出巡车队五十几号人的晚餐,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

    于是,刘协和细雨两人,跟着荀彧及一众前朝之臣,由龙鳞卫押送着客栈前的县尉、衙役和治安军,一起去了县衙。

    县令不在,主簿不在,审讯之事,自然交给了县丞。

    用荀彧的话来说,事不过夜,如此恶劣之事,必须马上开始审讯。

    那些前朝旧臣看到离晚餐还有一段时间,自然是要跟着荀彧来县衙看热闹。

    他们对处理政事已渴望多年,今天哪怕是在一边看热闹,不也能过过瘾嘛。

    被抓的人太多,县衙大堂装不下。

    于是,县丞叫来廷掾和狱史,让他们先把大部分人关入县衙的牢中,先审主犯。

    然后就在县衙中挖出一个新的人物:郡府督邮。

    督邮也是姬氏族人,早在段煨任太守前,就在郡府任督邮。

    县尉之所以愿意听从县令妾弟的指令,是因为前两日来黾池的督邮打了招呼。

    之所以让县丞审案,是因为荀彧来县衙后,便打听到县丞、廷掾两人,乃黾池县府内最被孤立的两人。

    县丞作为县令的副手,对姬县令的不作为,实在看不惯,就常常发牢骚。

    至于狱史,那是县丞的早年跟班,自然都是和县丞一起对抗县令。

    廷掾负责黾池农事,非常勤勉,除冬闲时期外,其他时期,他几乎每日都去各乡转,了解春耕、夏忙和秋收等情况。除非有事,否则在县府中基本看不到他的人。

    廷掾自是知道,黾池农庄并没有完全推行大汉新制,可他人微言轻,只能尽力抓好自己负责的农耕了。

    黾池县功曹之位暂时空缺。

    没有功曹,整个县府中,包括对那些乡长的任免,就是姬县令一个人说了算。

    这可是用人权,姬县令不想丢掉。

    于是,这些年来,姬县令根本就没向郡府报告,黾池还有功曹的空缺。

    于是,在荀彧来到县衙后,就变成了县丞、廷掾、狱史三人高坐在上面,而督邮、县尉却跪在下面。

    看到姬县令回来后,荀彧起身对着县丞说道:

    “县令已归。着姬县令两日内把此案审清,县丞与狱史负责监督县令审案。至于廷掾,”

    荀彧看向廷掾。“汝辛苦一番,明日出城,去各乡了解还有哪些农庄可能有冻饿之虞,还有没有如县令妾弟这般的恶霸庄主或恶霸乡长。”

    “禀大人,不用去转,黾池各农庄情况,皆在我心中。我会连夜写好奏疏,明日便交大人审阅。”

    荀彧对着廷掾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漫步走向还瘫在地上的姬县令,轻声问道:

    “姬县令,听清楚了吗?”

    姬县令哆嗦着问道:“尔等不是大学堂先生吗?如何能指使我这一县之令?”

    荀彧鄙视地看了姬县令一眼,“吾乃何人,县丞会告知于你。不过,我倒是想看看,你会如何治罪你的妾弟。”

    这时,姬县令才发现,跪在地上的这些人中,还有一个身着便装的,正是他第三房小妾的弟弟,东池庄的庄主。

    他马上就明白了,他这个无恶不作的妾弟,可能给他惹来了天大的祸事。

    荀彧可不管姬县令怎么想,对着还想继续看热闹的那些前朝旧臣说道:“诸公,吾等回去用餐吧。吾肚子可是真的饿了。”

    众人纷纷同意。

    本来在记录着的刘协和细雨两人跑了过来,问道:“那我二人还要继续记录吗?”

    荀彧轻声说道:“有县衙书佐在,哪里还需要陛下亲自记录?回去吃饭,然后早点睡觉,明天起来后,我陪陛下游览黾池城。”

    荀彧的声音虽轻,可无奈姬县令就在他脚下,“陛下”两个字听得真真的。

    姬县令两眼一黑,瞬间晕了过去。

    在晕去过前,还听到刘协在小声抱怨:“丞相要叫我小协子……”

    然后,姬县令就不省人事了。

    一心想当大官,又喜欢结交世家大族,却在政务上躺平的姬县令,如果这次不死,恐怕今生都会噩梦不断。

    他妾弟惹谁不好,怎么就惹到陛下和丞相头上了?

    这可是诛族之罪。

    至于诛几族,那就看陛下和丞相的心情吧。

    县丞看到姬县令都吓昏过去了,根本不以为意。

    反正丞相大人把审案的事情交给姬县令了,等他醒来后再审呗。

    县丞再也不担心县令给他小鞋穿了。

    惹了丞相大人,丢官那都是轻的。

    活该!

    让你平时不管政事!

    让你纵容妾弟无恶不作!

    让你牢牢抓住任免大权不放手!

    县丞一边腹诽,一边吩咐狱史照看尚未醒来的县令。

    既然暂时无法继续审案,那就把所有犯人先押入牢中好了。

    可狱史犯难地告诉县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