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塑强汉 > 第202章 打谷场上(3)

第202章 打谷场上(3)(1/2)

    “今日打谷场上的饭食、肉食、菜蔬,皆是从农家乐购买的吧?”

    那掌柜的马上点头说道:“正是。”

    只是,老人刚刚说完,马上脸色大变,急着辩解道:“吾并未将私取农家乐财物,这是吾庄各户共同出钱购买的,每户都出了一枚五铢钱,农家乐有帐的。”

    由于蔡成及时入京,使得董卓没机会铸造、推行“小钱”,当前民间流通的还是五铢钱。

    而财部下属的铸币司,这些年来,因大汉商品种类大幅增多,农家乐深入到了每个农庄,又向市面补充了足够的五铢钱,才让百姓手中有五铢钱进行消费。

    荀彧笑了,对着这位老人和蔼地说道:“石门庄共有五百余户,也就是说,今日石门庄共花费了五百余五铢钱,对吗?”

    老人答道:“没用那么多,只用了不到一半。余下的钱存入农家乐的公账,由庄主掌握,待庄中有事时,方可动用。”

    “谢谢老丈!”荀彧对着老人拱了拱手,然后便大声说道:“今日所有花费,不仅是粮食、肉食、菜蔬,还包括今晚使用的木柴、煤炭等,皆由吾等负责。待明日吾等出发前,会将钱交给农家乐。”

    荀彧想了想,继续说道:“另外,今日吾等请庄内所有孩童吃肉,每位孩子一碗米饭,一碗肉汤。而拿出大锅的人家,吾等会补偿两枚五铢钱,并请他们全家来打谷场上用晚餐。”

    打谷场上鸦雀无声。

    京都来的大人物,要请庄中所有孩子喝肉汤?

    拿出大锅来打谷场上煮饭的,全家都要来与这些大人物共进晚餐,还要给每户补贴两枚五铢钱?

    而且明天一早,就会归还全部钱财?

    谁能信?

    谁敢信?

    “大人,大人,不可呀!万万不可呀!”大黑庄主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叫了起来。

    荀彧温和地问道:“大黑庄主,为何不可?”

    “众位大人皆是来自京都的贵客,如若让贵客破费,一旦被县府知道,必会降罪吾等下民,恐乡长都受牵连。”

    荀彧愣住了。

    他注意到大黑庄主说的是“县府”而非“乡长”,说明乡长是不会责难石门庄。

    那县府为何要责难石门庄?

    荀彧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大黑庄主,乡长也会责难石门庄吗?”

    “乡长不会。他和我们一样,亦是庄户出身,只是在县中入了大学堂,蒙学后,又满了十八岁,便任了上谷乡的乡长。”

    荀彧发现,这大黑庄主说得越多,他内心的疑问就越多。

    可现在打谷场上还有那么多庄民,都还没有吃饭。

    于是荀彧不再提问,只是对大黑庄主说道:“大黑庄主,汝便按吾说的办。县府那边,吾等自会去说话。汝安排好了之后,来与吾共进晚餐。吾还有很多话要问汝。”

    听到荀彧坚定的语气,看到荀彧不容置疑的神情,大黑庄主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跑去安排。

    蔡成微笑着看向从碾子上跳下来的荀彧,轻声亦带有调侃地问道:“我的丞相大人,出巡效果如何?”

    荀彧听到蔡成在调侃自己,禁不住白了蔡成一眼,恶狠狠地说道:“吾自会查明真相。是哪一级官吏违背大汉新制,吾便处置哪一级官吏。”

    然后,荀彧突然想起什么,看着蔡成认真地说道:

    “这可能会涉及到管去恶,是否同样按大汉新制处置?”

    “所有人,只要尸位素餐,罔顾民生,查实后,皆按大汉新制处置,无人能例外。另外,别忘了核查吏部的监察司。如此民情,监察司却无任何上报,于理不合。”蔡成说得无比坚定。

    听完蔡成所言,荀彧进入思考状态。

    现在大汉的官吏不足,是不是因为基层官吏认为朝廷目前缺不了他们,才如此肆无忌惮?

    还是大汉的官吏本就如此,过去的岁月高高在上惯了,不盘剥百姓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关心百姓的疾苦。

    荀彧因蔡成穿越而来,听说青州富甲天下,就急着去青州考察一番,也因此失去了为官的机会。

    他虽然对大汉官吏的情况有所耳闻,但也只是听说。大汉官吏到底如何,他是真不知道。

    “要与叔叔好好聊聊,了解一下过去的大汉官吏和大汉官场了。”荀彧暗自做出了决定。

    其实,这些年来,荀彧不是没有时间和荀爽喝茶、聊天,可他担心叔叔向他求官,所以从来不和叔叔聊政事。

    哪怕有时叔叔主动提起,都会被他马上给岔开。

    如今他知道,他必须补上“了解大汉官场、大汉官吏”这一课。

    难怪自己的族侄荀攸在冀州做得风生水起,原来荀攸有过为官的经历,了解情况,执政期间自然有的放矢。

    荀攸本在京都为官,结果荀彧进京后,就把荀攸给忽悠到冀州去做刺史了。

    了解官吏、整治官吏,这应该是内阁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