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636章 蛛丝马迹引疑团

第636章 蛛丝马迹引疑团(1/2)

    待至夜晚,刚到子时,旎啸便一人易容乔装妥当。他顶着凛冽风雪,绕行一圈,径直来到建安坊。

    那被杀的苏承和之府邸,正位于建安坊西南之地。

    苏承和已然死去一个多月,自他死后,家中之人便搬往城外一处庄园居住。此时又逢这漫天风雪,只觉这宅院阴森可怖,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

    旎啸行至一幽僻巷子,纵身一跃,翻墙而入。

    他凝神静听片刻,但觉四周万籁俱寂,悄无声息,遂轻抬脚步,往里行去。其踏雪而行,竟无半分痕迹,身形轻盈若燕,悄无声息。

    举目四望,只见古窗之上,积雪盈寸,轩窗寂寂,似在诉说着往昔繁华不再。悲风凛凛,似利刃般穿透墙壁,直入室内,令人心生寒意。

    但见这宅院之中,十数间房屋错落其间,廊阶之上,污秽不堪,尘埃堆积如山,蛛丝纵横交错,布满梁柱。室内香火全无,人踪俱灭,一片死寂,宛如鬼蜮。

    旎啸绕宅寻觅一圈,却未发现丝毫线索。

    他转至一间书房,但见室内除几张破椅折桌外,竟满屋皆是经书。

    那经书卷插牙签,整齐排列于书架之上;壁间悬着一把焦尾古琴,琴身古朴典雅;墙上挂着一幅孤梅图,墨色淡雅,意境清幽。

    旎啸于室内细细寻觅踪迹,忽于几处发现斑斑血渍。

    听闻韩文庆所讲,那苏承和便是在此间书房,于夜晚遭人杀害,凶手却弄出一个自杀的现场,妄图掩人耳目。

    旎啸不时举目四望,不时轻敲墙壁,欲寻得些许机关暗道。

    然一圈寻下,他却无任何发现。倒是那书案之上,杂乱无章地摆放着一本书籍,书上尚有褐色血渍,似在诉说着那夜惨状。

    旎啸见寻觅无果,正欲离去。

    行至门边,他脑海中忽地灵光一闪:那书案上的书籍,若是苏承和被杀当晚正在翻阅之书,那此书定当从苏承和手中脱落,书页之上,应有折痕或是撕页之迹。

    旎啸复又行至书案之前,伸手将那书拿起,定睛细细一瞧,果见书页之上折痕宛然,心中不禁大惊。

    他暗忖道:“怪了!那厂卫办案,向来以心思缜密、行事精细着称,如此紧要之证物,怎会事后竟随意丢于这书案之上,全无收拾整理?”

    旎啸忽地心中一动,暗自思量:“只怕此书,若当真是苏承和那晚所看之书,那凶手杀人之后,既已将此书带走,却又为何又放将回来?这其中定有蹊跷。

    “若此书并非那晚苏承和所看之书,那也定是那凶手,寻了一本与那晚苏承和翻阅的毫无二致之书,事后故意放置于这书案之上,妄图混淆视听。”

    “然则,不管此书是真是假,那凶手为何定要将书放置于这书案之上?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旎啸眉头紧锁,苦苦寻思片刻,忽地计上心来。

    只见他于四周依奇门之理,摆下一个奇门阵法,将自身与那书案皆掩藏于阵法之中。

    此阵玄妙非常,即便有亮光透出,于阵外之人而言,也是全然无法瞧见。

    而后,旎啸取出一火折,轻轻一吹,燃起一簇火苗,将那书案照亮。

    他凑近前去,仔细分辨,但见书案之上尘灰堆积,而书上面的尘灰,与书案之上的尘灰相较,还是隐隐有些不同之处。

    旎啸心中陡然一震,如拨云见日,终是确认无疑,此书确系凶手事后又放回书案之上,且搁置时日已然不短。

    他轻吹一口气,灭了那火光,抬手撤了奇门阵法。而后手持那书,凑至鼻端,细细嗅闻。

    接着,他又行至书架旁,将架上诸书一一拿起,逐一嗅闻。

    一番探查之下,终教他瞧出端倪:那书之气息,虽大致与书架之上诸书相同,然细细分辨,却仍有细微差别,似有隐情藏于其间。

    蓦地,他心中灵光一闪,忆起那城外的庄园来。

    旎啸将书小心放回原处,复又仔细端详,确认与先前摆放毫无二致。

    而后,他轻手轻脚出了书房,隐于一处幽暗角落,屏气凝神,静候半个时辰。

    但见四周静谧无声,始终未发现有人前来窥探,亦无伏兵藏于暗处。

    他这才放下心来,出了宅院,一路辗转至城墙下一处偏僻静谧之地。

    旎啸抬眼望去,见城墙上并无守卫,遂纵身一跃,如大鹏展翅,高高越过那城墙,朝着苏承和在城外的庄园疾驰而去。

    三十余里之遥,不过一炷香时分,旎啸便已至那庄园一处高阜之地。

    借着茫茫夜色,但见那雪幕之下,庄园之内竟无半点光亮透出,此情此景,着实令他颇感意外,暗自思忖:“这庄园如此寂静,莫不是其中有甚蹊跷?”

    旎啸迎着凛冽风雪,默默凝望那庄园一阵子后,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选了一处适宜之地,行至院墙之外,只待那时辰恰到好处,便暗运法力,使出一个五行土遁术,竟如鬼魅般穿墙而过,径直入了庄园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