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首席御医 > 【53】此事千真万确?【2更】

【53】此事千真万确?【2更】(1/2)

    “说!”

    李二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黑衣人,一点都不诧异。

    这是百骑司,李二的耳目,金吾卫之中,最神秘的一支部队。

    如果说金吾卫是负责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乃掌宫中及京城日夜巡查警戒的一支卫队;那这百骑司,就是负责监察天下,只对李二负责的核心密探。

    这有点类似后世大明的锦衣卫,但比之锦衣卫,隐秘得多!

    除了当朝的几位宰相之外,没有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

    这其实还是在李世民秦王之时,布置的一手棋子,原本是为了监视太子李建成和他老子李渊而设立,现在,却已成了李世民的耳目。

    天下大事,皆瞒不过“百骑司”的调查。

    但这一次,李二失策了。

    “启禀皇上!”

    黑衣人躬下身子,脸带着一抹惭愧:“张县公之身世,恕属下无能,没有查出!”

    “嗯?”

    站在窗台前的李世民,猛地转身,眼眸中闪过一抹厉色:“没有查出?”

    “嗯,张县公就像突然从大唐冒出来一般,一周之前,所有关于他的消息,都相当隐秘!”

    “不过——”

    黑衣人突然抬头:“虽然没有查出张县公的身世,但龙首观之前的观主,属下倒是已经查明!”

    “哦……说来听听!”

    李二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虽然他对张玄的医术很佩服,但这么年轻的神医,身世有如此了得,这在他看来,未免是太过于神秘了。

    药王之医术,居然都有所不如;要知道张玄的年纪,可才16出头……医术这种东西,靠的是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一两代人,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李二自己就是学问大家,这道理无需问别人,求学之苦他感同身受。

    但张玄的医术,显得太过于另类,不说他望闻问切的精通,一手搭脉之法,已让李二惊为天人。

    “龙首观之前的观主,也是姓张,臣猜测应该是张神医之父亲……大业年间因战乱,隐居于龙首山!”

    “臣查看了县志与路通,再排查了下户籍,发现此人的身份,也同样很是隐秘,不过……追查溯源,却让属下发现了一个惊人之事!”

    说到这,那黑衣人赶忙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绢布。

    “这份绢布上,记录了张家之族谱,还有医圣……仲景公医术之来源,张家这些年,一直隐世不出,缘由涉及到道家道统,张家一脉,居然为道家创世五祖之一,乃子房直系属亲!”

    子房,说的就是汉朝的名臣张良!

    “什么?!”

    李世民不由得大惊,猛地打开了绢布,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无数的名字。

    排在第一的,赫然是老子李聃!

    而后是鬼谷子王诩……黄石公……张良张子房……八世孙张道陵……十世孙张鲁……!

    这是道家最正统的传承!

    张道陵是龙虎天师道的创始人,现如今的道家两大派之一的正一派,就是他创造的!

    “只是……为何现如今沦落至此?”

    李世民抬头,很是不解的看着黑衣人。

    他当然说的是张玄,既然祖上这般显赫,为何躲到龙首山修道?

    这是他想不通的!

    “这就要说到张家的传承了,其实从子房公之后,张家就分了很多支,而张神医一脉和道陵老祖一脉,为子房公最嫡系的两支,不过一支主张道家避世隐修,而张神医一支,却选择了济世救人!”

    “避世隐修一脉,越发壮大;而济世救人,却因战乱之故,越发凋零……而且,好像如今的道教也惧怕张神医一脉再次壮大,所以从南朝开始,就一直打压!”

    “张家不得已,一直迁徙隐居,到了现今,更只剩下张神医一人!”

    黑衣人说完,李世民有些沉默了。

    济世救人的一脉,只剩下一人;而避世隐修,却成了道家正统!

    “果真是乱世兴道,而盛世兴佛……”

    李世民冷笑一声,而后朝着黑衣人挥了挥手:“你下去吧,张神医以后……无需再查!”

    “是!”

    黑衣人躬身,随后便消失于李世民的眼帘。

    “观音婢,你都听到了吧?”

    李世民走到了床榻,长孙皇后微微叹息:“难怪张神医不愿入朝为官,只是可惜了……他的一身医术!”

    “是啊,道家最正统救人之术,要是开枝散叶,我大唐何惧区区病疾?”

    李世民略微有些惆怅,耳边却听到了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陛下,刘泉缴旨回来了!”

    全万机走进了立政殿内,躬下了身子,他说的刘泉,是他的手下,也就是给张玄宣旨的刘公公。

    “宣!”

    李世民站起,大手一挥。

    不一会儿,一脸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