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越说越生气,刚才满朝文武除了ying国公举荐了孙思邈,其余皆没有发话。
因为谁都清楚,万一推荐之人没有医治好皇后,这是会惹出事端的。
这可是长孙皇后,皇上最心爱的女人,现在怀胎十月,还处于昏迷状态,尚药局这么多的太医没有一丝办法,民间的医生就可以了?!
哪怕对方是仲景公后人又如何?
仲景公重生还差不多,一个后人,医术高明的话,还会默默无名?!
也就ying国公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他才敢出言两句。
更何况他举荐之人,是当世赫赫有名的活神仙——“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这位当世第一名医,房玄龄是知道的。
前朝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对方却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反而隐居到了太白山,成为了一名闲云野鹤的道士。
之后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后,再次召他入宫,让其担任尚药局和太医署的奉御和太医令,却依旧被对方拒绝。
这样的一个隐士高客,李世勣举荐,当然没有问题。
哪怕孙思邈最后没有医好皇后之病症,与李世勣来说,都无任何牵连。
毕竟孙思邈之名,天下皆知,虽达不到医圣张仲景之高度,但也是名满天下!
连他都医不好,这天下怕没人能够治好皇后之病了。
但是,但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这傻儿子,居然也站了出来,如果他也推荐孙思邈,这倒也没什么,但他推荐之人,居然是一个房玄龄都压根没听过之人。
张玄?
一个无比陌生的名字。
这要是弄得不好,自己儿子丢官事小,连带他也被陛下厌恶,这才是房家灭顶之灾啊!
皇后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房家绝对脱不了干系!
“糊涂啊……我房玄龄聪明一世,怎么生出来你这样冲动的儿子啊!”
房玄龄气急,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一旁的房遗直,却昂着头道:“父亲,要是能医好皇后之昏症呢?”
“嗯?”
房玄龄一愣。
这傻儿子,到现在还没明白?
“医好了,也就是一个举荐之功,与你虽有好处,但代价太大了!”
房玄龄没好气的说着。
医不好可是要死人的!
这句话房玄龄没说,他现在只能奢望药王孙思邈,能够治好皇后的昏疾,那这样的话,万事大吉。
要是治不好,长孙皇后殡天,那房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哎,走吧……去见见你那个什么张神医!”
房玄龄摇了摇头,虽说张神医治好了自己儿子的脑疾,但房玄龄却依旧不感冒。
普通的脑疾而已,治好了,也不能说明医术举世无双啊!
那孙思邈,可是治好了无数病人,从达官高贵到贩夫走卒,才有了今日“药王”之名。
这张玄有什么?!
借着祖上的余荫而已。
要不是李世民让他和房遗直一同前去,他堂堂大唐中书令,又岂会屈尊下顾去请一个江湖郎中上朝?!
“父亲,张神医真的不是一般人!”
房遗直觉得有必要和父亲纠正一下。
“张神医治病的手段,恕遗直平生未见,而且他诊断所用之物,也相当奇特……他不需要搭脉,就能确诊病情,而且我观察了好几天,发现很多前去的病人,都基本治好了!”
“这可比尚药局的太医,高明多了!”
一路上,房遗直喋喋不休的说着,一直在吹嘘着这个张神医。
“好了,眼见为实,莫要多说!”
房玄龄话虽这么说,但内心却也来了一丝兴趣。
自己儿子虽然年轻,但却不是一个爱说大话之人,既然连他都觉得这个医生神奇,那很显然是有一些独特之处的。
“要不是张神医实在不凡,我也不会在大殿上,脱口而出!”
“您时常说,陛下是个爱才之人,我想要是张神医进了尚药局,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张神医时常感叹,病人太少了……”
病人太少?
房玄龄差点从马车上跌落,这年头,还有大夫嫌病人少的?
这张神医,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正是,起初我也觉得奇怪,但看着他不厌其烦的接诊一个个病人,从早到晚片刻不闲,我就觉得,这病人太少的意思,大概富有深意吧!”
“他想救治更多的人,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村落!”
房遗直脸上露出了一抹钦佩,一旁的房玄龄却不由得摇了摇头,自己儿子,居然对这个医生,这么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