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之我成了百户官 > 第三十四章 商鞅新法(二)

第三十四章 商鞅新法(二)(1/2)

    “早点拿来,我和先生二人就在这里边吃边聊!”

    “甚好,甚好!”

    商鞅神色欣然,就见赵子龙端来豆花油条两碟咸菜。

    “赵子龙,传令下去我要和先生相商变法大事,这些时日谁也不见!”

    赵子龙神色一凛,最终还是退了出去。

    赢锋飞快的吃下几根油条,拿出商鞅给的小册子仔细凝神读了起来。

    一幕幕落入商鞅的眼中,他的心中巨震,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

    堂堂的一府参将,竟然吃的如此朴实,反而将自己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到怎样为天下的百姓操劳。

    肝胆之心,可昭日月。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很多岁的少年,商鞅看到了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符的稳重成熟和包容。

    除此之外,还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危机感,处变不惊深谋远虑等种种优点无不显示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日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赢锋身上所具备的任何一个优点都极为难得,更何况将他们全都融于一身。

    商鞅就这样注视着对面全神贯注的赢锋,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誓死效忠这个少年,帮他完成千秋霸业。

    许久,赢锋猛的拍了一下桌子,桌子应声而碎,赢锋爽朗道:“彩,先生这本书字字玄机,身为巧妙,共饮一杯请先生细细道来。”

    商鞅举杯,觥筹交错,一饮而尽。

    一杯西凤酒下肚,商鞅浑身一暖,高声道:“主公,这本册子甚为粗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比如主公提到过的土地公有,百姓拥有使用权而无买卖权,可以彻底的解决土地兼并。还有要想富先修路,一旦主公所说的这些驰道修成,那么我们的商贸,粮草还有军队都可以源源不断最快速度到达目的地。还有这里,开矿设厂,百姓除了种地还可以做些进厂劳作,平添一分额外的收入……若说谁是真正的大才,非主公莫属!”

    商鞅一番不瘟不火的马屁,拍的赢锋受用无比,不过在心里赢锋却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凭借的不过是几千年的数百代的人知识积累,和眼前实打实的人才比起来自叹不如。

    “我见主公的队伍已经装备了火铳,学生游历泰西诸国的时候,其火器威力数量全都远远超过大明。可以好不夸张的说,火器必定会成为未来作战的趋势。主公能有如此眼光,足见主公深谋远虑……!”

    酒足饭饱的商鞅,如同不知疲倦的机器,再次开始了滔滔之下的高谈阔论。

    随着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入,两人全都兴奋不已,就在两人交谈甚欢的时候,赵子龙又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饭菜走了进来:“主公,改用晚饭了!”

    “啥?晚饭?那就放在这里吧,我俩一会吃!”

    赢锋指了指碎裂的桌子,赵子龙摇了摇头,两桌子收拾走,换了一张新的桌子。

    夜幕降临,两人秉烛谈欢,不知不觉朝阳的光辉洒满了窗户。

    “主公,该用早饭了!”

    把早饭放下,忽然发现昨晚两人的碗筷饭菜没有动。

    “主公,先吃些东西吧!”

    “放在这吧,一会儿再吃!”

    赢锋捧着手中的册子,依旧埋头苦读。赵子龙有些不忍,提醒道:“主公,您已经两天没有休息了,还是睡一觉吧!”

    “无妨,只是两天而已。没见我和先生正在兴头?下去下去,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赵子龙躬身退了下去,赢锋这才放下手中的册子,招呼着商鞅两人吃起了早饭。

    两人一番狼吞虎咽之后,将碗筷推到一边,再次讨论起变法的细节。

    商鞅将自己这些天的见闻讲了出来,尤其是商旅。

    他将商旅向边关走私的事情讲了出来,言明商旅这种卖国投敌的行径十分危险。

    听的赢锋眉头紧皱,他知道有些商人走私的事情,却没有想到问题比自己想的严重的多。

    若是这些蛀虫只是贩卖盐铁倒没什么,问题是这些家伙竟然买卖人口,就连被大明朝廷列为最高机密的铳炮也在其列。

    而且,这些铳炮的质量远比明军自己装备的质量要好的多,一旦辽东的鞑子装备了这些火器。

    对本就战力低下的辽东边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可惜的是刚刚接手凤翔府,百废待兴,这件事情急不得还得慢慢来。

    对付这些奸商卖国贼,你来硬的人家根本不吃你那一套。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商对商,建立起强大的商业网络,抢夺这些人的市场。叫他们没有买卖可以做,到时自己的地盘不断扩大,有不服的直接横推。

    商鞅又讲了凤翔府的百姓一些不良习俗,喜欢争斗,各个村子因为田地水源经常大大动手,刀戈相向。

    民风剽悍固然好,可以当做天然的后备兵源。

    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对当地的治安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赢锋蹙眉,这些他也十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