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之我成了百户官 > 第三十一章 步军讲武堂

第三十一章 步军讲武堂(1/2)

    眉县州城,讲武堂。

    “主公,一切准备妥当了,所有的学院全部集合完毕!”

    蒙恬朝着赢锋行了一个军礼,大声汇报道。

    “开始吧!”

    “喏,讲武堂校阅仪式开始!”

    蒙恬沉声大喊,所有的学员立刻挺直自己的腰板,注视着台上的赢锋。

    “同学们好!”

    “校长好!”

    学员们的一句回答,差点叫赢锋一脚踩空。

    令他不由得想起后世的那个叱咤风云的光头大佬来,他瞪了蒙恬一眼,蒙恬不动声色。

    脸上一副和我无关的表情,站的老直。

    “同学们,身逢乱世,我们身为行伍应该奋发有为,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挽救万民于水火。更应该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承担起重担,奋力杀敌抵御外敌,扬我秦军军威,秦军威武!”

    “秦军威武!”

    “秦军威武!”

    “秦军威武!”

    台下的讲武堂学员们听了赢锋的话,热血沸腾。

    “忠于校长,忠于百姓!”

    一旁的蒙恬,举起右臂振臂高呼。

    “忠于校长,忠于百姓!”

    “忠于校长,忠于百姓!”

    “忠于校长,忠于百姓!”

    看着热情高涨的下官们,赢锋鼓励了几句以后就宣布了解散。

    讲武堂科目目前只有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四科,第一期学员五百名,都是完成新兵训练表现优异,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他们不仅要学习排兵布阵,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一些技能。

    比如炮兵军官要学习基本的几何知识,骑兵要学习兽医的基本技能等等。

    赢锋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一批职业化的军官,提高军官的军事素养,而不是只会肉弹冲锋的傻子。

    明军的大多数将领就是这样,遇到敌人根本没有没什么战略战术可言,基本都是一股脑冲锋,失败了就撒丫子跑路,要么就是保持实力,见死不救。

    这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提升,也违背了军官的职业操守。

    赢锋要的是一群敢打敢拼,又不缺战略战术的职业军官。

    鉴于目前军队指挥层极度缺乏军官,赢锋已经使用了加速功能,无论新兵还是军官都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训练。

    作为代价,就是赢锋一下子烧光了三十万两白银。

    欣慰的是,类似后世网游游戏充值一样,系统给他打了折扣。

    相当于武器装备一块完成,变相的没有收他的钱。

    总体来说,花了三十万,军队和武器就全部到位,这买卖挺划算。

    整个眉县和麒县的建设基本完成,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来的泥土路,大大的改善了眉县和麒县的运输状况。

    就连原先联通西安的官道,也变成了能够并排五辆马车的宽敞的水泥路。

    一万五千名士兵经过剿匪练手,也成为了铁血老兵,其中长枪兵三千人,刀盾兵三千人,火铳兵三千人,炮兵两千人,大小火炮500余门。

    骑兵三千人,还有一千人是赢锋的直属近卫军,是从各个军队选拔的精英组成。

    只听从赢锋一个人的命令,蒙恬即便有虎符也无法调动。

    就是这样一个数目巨大的军队,要守卫汉中和商洛两大州城依旧力不从心。

    于是,赢锋又征召了三万名屯卫兵,农忙的时候种田,主力外出作战的时候可以防守州城。

    一旦主力部队伤亡巨大,需要人员补充的时候,这些预备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补充。

    这些人的战力和武器装备和主力部队相比,没有任何的逊色,唯一欠缺的是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检验。

    随着郑国渠的修复,一系列的灌溉设施的完善,整个眉县和麒县的田地都能浇上水,这得益于赢锋命人打造了数百个水力风车,可以昼夜不停地将水流源源不断的通过人造河送到各个水库。

    在渭河、洛水、汾水到处都是大量有水力带动的磨坊、作坊,兵工厂等,大大的提升了眉县和麒县的生产力和武器的质量。

    随着温室大棚技术的推广,虽然到了冬天,但是眉县和麒县所有的百姓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即便蔬菜的种类不多,百姓们却心满意足,这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时不时的餐桌上还会有荤菜,这使得眉县和麒县的百姓面色红润起来,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提升。

    百姓们都清楚,他们现在美满的生活全都归功于他们的守备大人——赢锋。

    他们很朴实,知道自己衣食无忧,收获的粮食一多半自己能够留着,农闲的时候还能到附近的作坊做做散工,挣些外快,存到银行里还能涨利息,不仅可以留着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投资。

    这些投资都是衙门作保,银行根本不该抵赖或者欺骗他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