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1023章 北疆的威胁

第1023章 北疆的威胁(1/2)

    工匠们被逼到了极限,开始绞尽脑汁。

    有人提议尝试用几种不同韧性的木材复合压制弩臂;

    有人想起南方有一种特产的藤蔓,韧性极佳,或许可用来编织弓弦;

    还有人提出,可以制作一种箭杆更细、箭头更尖锐、尾羽更大的专用“破甲箭”,虽然造价高昂,但或许能飞得更远更准。

    “试!所有方法都试!立刻去办!”叶明下令,“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去库房支取,没有的去市面上高价收购!我要在两天内看到样品和测试结果!”

    兵械院顿时灯火通明,工匠们彻夜不眠地开始试验。

    与此同时,叶明也没有放弃那个敢死队奇袭的想法。

    他秘密挑选了五十名身手最好、最不怕死的边军老兵(正好有一批因伤轮换回京的),组成一支特殊的“破障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斥候营校尉带领,进行紧急的潜入、爆破和野外生存训练。

    同时,让匠作营全力赶制威力最大的集束手雷和便于携带的猛火油罐。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叶明在兵部衙门里来回踱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一次北疆来的急报,都让他心惊肉跳。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府里传来消息,说叶瑾小姐又弄出了新花样,非要让三哥回去看看。

    若是平时,叶明定然无暇理会,但此刻他身心俱疲,也需要片刻的喘息,便抽空回了趟国公府。

    一进叶瑾的小院,就看到她正对着一架改造得奇形怪状的弩机模型鼓捣着,李天宝和宋应文在一旁帮忙。

    那弩机比寻常手弩大,弩臂上似乎加装了几个奇怪的卡槽和滑轨。

    “哥!你回来啦!”叶瑾看到叶明,兴奋地跑过来,“你看!我在想,要是弩箭能像鸟儿一样,飞得又直又远就好了!”

    “宋先生说,箭飞出去会晃,是尾巴不够稳。我就想,能不能给弩箭也装个…装个‘小尾巴’?”

    她拿起一支特制的弩箭,只见箭尾除了常规的羽毛,还额外加装了两片极小、可调节角度的薄铜片。

    “这叫‘定向尾翼’!”叶瑾得意地说,“我试过了,装上这个,箭在空中不怎么晃了!就是…就是好像没飞得更远,还重了点…”

    叶明原本只是抱着放松的心情看看,但听到“定向尾翼”和“飞得直”这几个字,心中猛地一动!他接过那支箭,仔细查看。

    箭矢的稳定性,对于远程射击的精度至关重要!兵械院正在为提升射程和精度绞尽脑汁,却没想到,关键可能在于这支小小的箭上!

    “瑾儿!你立大功了!”叶明激动地抱起妹妹转了个圈,不顾伤口疼痛,“这‘小尾巴’的想法太棒了!飞得直,才能射得准!”

    他立刻让叶瑾和宋应文带着模型和箭,跟他一起赶往兵械院。

    兵械院的工匠们看到叶侍郎带着个小丫头和一堆“玩具”过来,都有些愕然。但当叶明解释了“定向尾翼”的原理,并展示了那支加装铜片的箭在试射中表现出的惊人稳定性时,所有工匠都震惊了!

    “妙啊!如此一来,箭矢飞行轨迹确实平稳太多!” “虽然初速因重量稍减,但稳定性大增,有效射程和精度必然提升!” “我们可以用更轻韧的材料制作这种尾翼,比如薄木片或硬皮!”

    工匠们的思路被瞬间打开!他们结合正在试验的复合弩臂和新弓弦,连夜赶制了一批加装轻质木制定向尾翼的特制狙击弩箭。

    第二天拂晓,测试结果令人振奋:使用新弩箭,改进后的弩机有效射程提升了近两成!更重要的是,在三百步的距离上,射击精度提高了数倍!

    已经能够对大型目标(如魔龙车)构成实质威胁!

    “立刻将图纸和样品,以八百里加急最快速度送往镇北关!让守军依样仿制,优先狙杀狄人魔龙车操作手!”叶明毫不犹豫地下令。

    同时,他也对那支“破障队”做了最后部署,命他们携带最新式的装备,待命出发,作为奇招备用。

    信使带着希望的火种,再次冲向北疆。

    叶明疲惫地靠在椅子上,心中祈祷着这点微弱的技术优势,能为浴血奋战的镇北关将士,多赢得一丝生机。

    而此刻,他并不知道,叶瑾那看似孩童玩闹的“小尾巴”,即将在北疆的战场上,掀起怎样的波澜。技术的微光,再次于至暗时刻,悄然点亮。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携带着定向尾翼弩箭的图纸和寥寥数支样品,如同传递希望的火炬,昼夜兼程,冲过驿站,踏过烽烟。

    终于在第四日清晨,将这份至关重要的“礼物”送到了镇北关浴血奋战的守军手中。

    此时,镇北关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关墙多处坍塌,守军伤亡过半,箭矢几近告罄。

    狄人的魔龙车每日喷吐着地狱之火,将关前化为焦土,守军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和血肉之躯苦苦支撑。

    叶秋将军身披数创,甲胄破碎,仍如同钉子般楔在最重要的缺口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