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 第228章 涂山晴岚:秦老板,你今天能不能拥有我一下?

第228章 涂山晴岚:秦老板,你今天能不能拥有我一下?(1/5)

    转眼之间,女帝登基已经三天了。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乾国民间没有什么十分明显的变动,也没有像李知玄登基之后,先是为了李弘的死天下缟素,再因为新皇的登基而各种庆贺。

    总之,一切很平静。

    哪怕登基时闹出的小插曲,好像也完全没有了后续。

    但朝堂上,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因为李星罗在朝堂上宣布成立武神学宫和神匠学宫。

    然后将匠学纳入科举体系,不仅是工部与户部相关的官职,必须由神匠学宫出身的学子担任,就连县衙的工房与户房的吏员也是如此。

    不仅这样,就连其他职位的吏员,想要进入都必须要考试,乃至如今已经在职的吏员,想要留职也需要通过考试,只不过难度要比新吏员入职要简单一些,并且监考先生需要外地调动。

    这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毕竟官职不会凭空变多变少,抠出这么多的官职,肯定有不少人利益受损。

    但这些反对之声,全都被李星罗以十分强硬的姿态给压下去了。

    不过他们还是不觉得这事能成。

    毕竟吏职这种东西,本身就牵扯到很多地方大族的利益,这些大族手上有土地有人才,没有他们的帮助,这种事情很难推进,毕竟地方的学宫想要运转,还是需要很多先生来维持的。

    结果李星罗反手一个政策,直接把他们都干懵逼了。

    这个政策的关键,正是空虚道长一手创立的农械大军。

    前两年,李知玄忙着立贤君圣主的人设,靠着农械大军弄了不少新田,但也没有交到百姓手中,反而成片成片卖给地方大户。

    地方大户自然是愿意吃的,但因为李知玄开的价格不低,全都按照良田的模式搞的,比起破产农户开出的价格高上不少。

    所以他们吃了一部分就吃不起了,不过农械大军恐怖的生产力,还是给天下人留下了不浅的印象。

    而李星罗的政策就是,三年以内但凡是由农械大军开辟的新田,七成以上都是当地学宫的学田,由朝廷统一配备耕作农械,并招募佃户耕作。

    一部分给佃户养家糊口。

    一部分给学宫里的先生发工钱。

    一部分给学宫里的优秀学子发补贴,而且覆盖范围很大。

    朝廷只收税,而且税率比正常的田地要低上一节。

    还有就是以后的这些尖端农械,以后会逐步私有化。

    但凡涉及到逐步,就一定会有顺序问题,那一个群体优先,已经不言而喻了。

    总之。

    手握尖端生产力的李星罗,对这些落后的大族乡贤士绅完成了一次降维打击。

    全程无比轻松,兵不血刃。

    而且学宫不交学费,反倒给学生补贴这种事情,也造就了一批新生产力下身份最合适的脱产者。

    民间学子考学宫的热情肯定会很高。

    但也肯定会很卷。

    负面影响很定会有,但也最容易选拔出人才,以后不管尖端的军械研究,还是用以民生的工械与农械,都不会缺人研发改进了。

    除了朝廷需要大量让利,不会有任何财政代价。

    近几年的国库收入,恐怕要比之前几年还要低。

    不过无妨。

    因为李星罗还解决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底层官吏的考试科目是朝廷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思想政治。

    想要抵御外面势力的洗脑传教,指望纯底层百姓脱盲是不可能了,但这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肯定能够攥到手里。

    这些人手上有利益,就掌握着话语权。

    而且通道还是开放的,不论是谁,只要努力就可以搏一搏,民间就算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考试的内容,正是专门给反洗脑定制的。

    反正在女帝和“空虚道长”的联合下,几条新政都有着势如破竹的景象。

    不过这夫妻俩也不是完全没有分歧。

    比如秦牧野想要尽快爆生产力,腾出更多的脱产者开辟新产业。

    李星罗却主张放缓战线、徐徐图之。

    因为她认为,百姓的幸福度和对朝廷的好感度,并不是当前生活的好坏程度决定的,而是未来生活的好坏程度决定的。

    前几年新田增多,外加农械辅助,民生已经改善了不少。

    没必要全部押注在生产力上。

    因为各大势力的发展核心仍然是愿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也是提高愿力总量和对愿力的使用效率。

    民生民意决定前者。

    王朝新精英决定后者。

    所以,民间发展的核心,就是合适的生育率,还有高期望与高幸福度。

    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生产力。

    至少在李星罗看来,让百姓物欲提高的速度,略低于生产力提升的速度,更有利于长久发展,不然很可能造成压力爆高,导致生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