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体化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体化(2/3)

钢化玻璃全包起来。

    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来往的船舶。

    由于近期冷空气的影响,今天的琼州海峡海面并没有比较常见的海雾。

    “一共是六个人工浮岛。”一个南高丽的三星造船高管看着海面上一连串的人工浮岛,他脸上露出思考的表情。

    现代重工的高管轻轻的擦拭着眼镜片:“这个跨度还真是惊人,每一个人工浮岛之间的跨度达到了四公里左右。”

    “你们现代打算怎么办?”

    “呵呵,怎么办?当然是配合了,难道你们三星还想吃下对马海峡跨海大桥的项目?别痴心妄想了。”

    那个三星造船的高管微微摇头苦笑起来:“我当然知道这一点,就不知道可以分到多少零件的份额。”

    “我估计是按照各个地区的人口来分配的,毕竟作为大哥,可不能偏袒,更何况以咱们和赛里斯以前的关系,现在可以拿到一部分零部件的生产份额,就要感谢赛里斯的宽宏大量了。”现代重工的高管自嘲地摇摇头。

    不过他们心里面一清二楚。

    赛里斯虽然打算给南高丽一部分零部件的份额,但不代表这些份额会全部落入三星、现代这些大财阀手上。

    因为大型财阀属于要限制的势力。

    比如三星财团,从近期的情况来看,哪怕是李再荣等人主动投靠,加上在内部进行分家,仍然没有得到太多东西。

    虽然三星财团在赛里斯的体量中,充其量就是比较强的一家企业,但他们在南高丽的横行霸道,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近期拿到零部件生产份额的南高丽企业中,合资企业占比41%左右,大财阀占比33%左右,剩下的26%则由南高丽的中小企业瓜分。

    显然,这些本来不具备资格的中小企业,是被专门扶持起来,分割大财阀势力的鬣狗。

    而东瀛那边就更加明显了。

    因为东瀛的财阀模式比较特殊,属于企业联合体的财阀,加上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大量手工作坊式小企业,这就给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只要赛里斯有想法,随时可以扶持起一大堆中小企业,将东瀛各大财团逐步瓦解。

    而东瀛第一个被开刀的内部势力,正是臭名昭著的东瀛农协。

    包括海陆丰公司、中粮集团在内的国内农业集团,不用几个月就压制了东瀛农协。

    东瀛人可能别的地方不明白,但是这几个月以来,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倒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通过运输飞艇运输过去的农产品、粮食,几乎在三个月内,将东瀛的农产品和粮食价格,压到了和赛里斯差不多水平。

    面对这种可怕的价格战,东瀛农协连叫喊都不敢,只能默默逆来顺受。

    毕竟之前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加上气候异常的影响,已经导致东瀛的食品价格,比2025年提升了近300%到500%左右。

    如此夸张的涨幅,很多东瀛的普通人连米饭都快吃不起,一天只能吃一到两顿饭。

    而赛里斯的食品价格,却比2025年下跌了近50%左右。

    一个上涨300%到500%。

    一个下跌50%左右。

    加上赛里斯的食品价格本来就比东瀛低。

    在2028年的九月份前后,赛里斯和东瀛的基础食品价格差异,达到惊人的12倍左右。

    其中价差最大的食品当属大米,同样是一公斤大米,赛里斯零售价在2.5华元左右,而东瀛则在60华元左右,两地价差达到惊人的24倍。

    随着十月份,大批赛里斯生产的大米、人造大米、面粉投入东瀛市场,目前东瀛市场上的大米,平均零售价已经下降到每公斤4.2元左右,比东瀛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最低价还低。

    购买到了廉价农产品和食品的普通东瀛人,才不管农协的死活。

    要是东瀛农协现在敢出来瞎逼逼,分分钟被人打黑枪。

    其实不用海陆丰公司、中粮集团出手,东瀛农协也撑不了多久了。

    为什么?

    答案是人口基础。

    刚刚成立时,在1960年左右,东瀛大约有1454万农业人口。

    2023年时,只剩下116万农业人口。

    2028年年初的统计数据中,东瀛农业人口再次跌破百万大关,只剩下大约92万人,而且这些人的年龄普遍非常大。

    如此一来,如何支撑得起东瀛的农业生产?哪怕是全面普及机械化,也没有办法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更何况东瀛的地形限制,基本告别了大农场模式,只能搞精耕细作模式的机械化农业,这种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利用劳动力。

    比如海陆丰公司在漠南的哲里木市,那5万平方公里的大型农场,只需要几万农场工人。

    而东瀛的耕地面积才4.6万平方公里左右,其巅峰时期需要1454万人,现在也需要92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