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舅舅知道这些事,生怕因为这个孩子连累他,再说了,他虽然自认不是什么好鸟,坏事也干了不少,但是对于卖国的汉奸还是看不起的,他怕养了这个孩子脏了他家的门楣,所以就想把这孩子送出去,直接弄死他不敢,他敢保证,这个孩子只要死了,小鬼子一定会找他的麻烦,杀不得只能送出去,但是送给谁也成了一个问题,思来想后,有何几个朋友相互聊了聊,大家都觉得易中海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汉奸子女怎么了,他们大院不本身就全是汉奸吗。
顺便和易中海修复一下关系,毕竟现在是小鬼子当家了,易中海和小鬼子的关系可比他们好多了,不求易中海在发达了之后拉他们一把,只求易中海在他们落魄的时候别落井下石就行。得到这个结果,老聋子和易中海都坐蜡了,还回去肯定不行,不要也就罢了,要了再还回去,可就把这些旗人团体得罪惨了。至于杀了,孩子他舅舅不敢,易中海他们就敢了,毕竟对于小鬼子来说,这孩子就相当于“烈士遗孤”,惹不起的存在。
所以易中海采取的办法是,不远不近的养着,别的也别多想了,甚至为了能和这个孩子保持距离,易中海还主动找何大清他爷爷换了房子,用自己的一间厢房换了何家的两间耳房,供这个孩子居住。何老头自然同意了,毕竟一间厢房面积虽然没有两间耳房大,但是高度更高,空间更敞亮,何家又不缺房子,自然没有不同意这一说。
时间来到三八年,发生了不少事情,第一就是娄半城在京城养的外室谭氏怀孕了,并且于年底生了出来,是个小姑娘,这让忧心了大半年的谭氏长舒了一口气,她不是不想要儿子,利用儿子提高在娄半城那里的地位,但是不敢啊,娄半城的媳妇从来不管他在外面胡搞,养小老婆,养外室,只要不带到她面前来打她的脸就行。但是一旦生了孩子,而且是儿子的话,那唯一的结果,都是母子两人结伴上路。
生个闺女尚有命在,生个儿子必死无疑,谭氏也不是多么头铁的人,她会为了一个外人,让自己背上生命危险吗,怎么可能,而且在医院里生孩子的时候,她就给医生打点好了,无论风险有多大,一定要借这个机会把接扎手术做了,免得以后还要提心吊胆一回,至于未来的养老大计,只要有钱,有的是愿意给她养老的人,至于钱在哪来,娄半城给她钱,谭家因为她和小鬼子勉强搭上了关系,也会给她钱的,她可不缺钱。
对于这个闺女,娄半城也不是很在乎,这个时候也有没有儿子让闺女继承家业的,不稀罕,但是他没有这个想法,无论怎么说,他的家产必须由他儿子来继承,哪怕他儿子是个小鬼子也一样,轮不到外姓的闺女,所以取名字的时候就随口取了一个,叫娄晓娥,晓是顺着他儿子的名字顺下来的,而他儿子的晓则是来源于东洋日出的含义。而娥,则纯粹是,这个时候叫娥的姑娘还是挺多的,当然他们叫娥不是因为刘娥,而是因为嫦娥,希望自己闺女长得漂亮一点。
第二件事就是刘海中和阎埠贵结婚了,两个人相互之间看不上,主要是嫉妒,刘海中嫉妒阎埠贵有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毕竟闫家有钱,虽然不怎么重视阎埠贵这个儿子,但是基本的经济还是有的。阎埠贵呢则是羡慕刘海中可以独享来自父母的爱,完全不分给两个弟弟一点,这不,刘海中马上要结婚了,刘海中他爹居然直接把两个小儿子赶出去自谋生路去了,当然老刘也是给他们找了出路的,不会饿死他们。
老二去了家具店家里,干了木匠学徒,老三这是当了理发学徒,那可是真的生死各安天命,是走逃亡和师父无关的那种拜师。而闫家,阎埠贵得到的,就是父母手缝里流下来的那一点,要是哪天手缝紧了,那他就一点没有了,所以阎埠贵就一直立誓等他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严格的一碗水端平。
就在娶媳妇上两个人也不一样,相互之间也嫉妒,刘海中的媳妇是他爹尽可能的发动了自己的人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他找了一个最好的,这个人持家是一把好手,在她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她管着整个家庭,虽然不是过得很好,但是过了下来,这个能力远超一般姑娘,也是能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把刘海中喂成一个大胖子,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咱就叫她二大妈,人名多了麻烦。酒席也是老刘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刘海中张罗的,不是很好,和阎埠贵的婚宴根本没法比,但是这也是刘海中他爹的最大能力了。
而阎埠贵呢,他找媳妇,就是在他的朋友里面问了一下有没有合适他儿子的,然后人家给他介绍了杨瑞华,模样都比不上刘海中的媳妇,居家过日子就更没法比了,这个人很抠门,不仅对外人抠,对自己也抠门,什么都不如钱重要,他答应嫁给阎埠贵,纯粹就是阎埠贵家里有钱,而且给的彩礼最多。当然她的嫁妆也挺丰厚,但是她的嫁妆都是自己的,根本不让别人动。
至于酒席,阎埠贵他爹找了一个大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