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359章 生根,初试

第359章 生根,初试(5/7)

下大地与群星的距离之间,这差距微渺到可完全忽略不计。

    现在,自己站在山顶觉得星更亮,天更近,不过是主观感受带来的变化而已。

    仰头看了两眼,耿煊便摇了摇头,甩掉这些杂念,站在峰顶靠南侧边缘,直面猎猎寒风无休无止的吹拂,耿煊轻轻闭上了双眼。

    再一次进入“天地桩”的状态之中。

    虽然,他已经理智上认为,此处与别处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可在心灵上,当他再次接着“天地桩”的特性,进入那奇妙的境地之时。

    原本,那单调到有些清冷估计的“天”中,似乎出现了隐约的群星。

    在“天地桩”带来的妙境中,“我”戴“天”履“地”。

    “天”在上,“地”在下,“我”在中。

    彼此不相扰、不相干的“天”与“地”,因为有了“我”,开始出现了交互,有气韵在两者之间流动。

    而供它们交互的、让气韵流动的“介质”,当然就是“我”。

    现在,“我”的头顶上,在那气韵流动之间,仿佛还有群星缓缓转动,宛如斗转星移的残痕。

    当然,这对耿煊的影响,也仅此而已。

    这仿佛视觉残像一般的残痕,对于他的修炼,并没有任何影响。

    无论是正面的,亦或是负面的。

    当他进入这种状态之后,最关注的,反而是在“地”上蔓延开来的,在现实中无形无相,可在“天地桩”的妙境中,真的如网一般散开的“地听蛛网”。

    于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一切,因为与大地的交互,接着“地听蛛网”的捕捉,清晰的反馈,并呈现在他的心灵之中。

    南面近二十里外传来的,密集的动静,是最先被他捕获的。

    通过这些动静勾勒出来的形态轮廓,耿煊已经大略看到了营地大约的模样。

    而后,是分散在营地周边的一处处“震动源”,那是一名名玄幽铁骑分散在营地周围,哨探境界。

    然后,耿煊捕捉到了东南方向,三十多里外传来的密集动静。

    那是四野堡。

    那是刘牧的铁骑。

    那是刘牧凭着远超四野堡的强横实力,轻易突破对方的防御,纵起驰入四野堡之内。

    嗯,驰入堡内的,只有五百骑。

    其余近万骑,都停留在堡外。

    只是这不足二十分之一的力量,对这四野堡形成碾压之势,一是绰绰有余。

    后面的动静,就比较零碎,也显得有些凌乱,可结合陆续跨越三十多里的夜空,不断没入眉心的氤氲红气,耿煊也知道那里正在发生什么。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原本凌乱的动静,重新变得有序起来。

    聚在堡内的人丁,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堡内踉跄而出,并在五百铁骑的押送下,拖家带口,一路向西,也就宋明烛等人所在方向接近。

    又过了一会儿,那停留在堡外的近万骑,没有返回,而是折向往南。

    通过地听蛛网,耿煊知道,就在他们前方约二十多里之外,便又有一个聚落存在。

    在这两批人接连离开之后,本来应该已经人去楼空的四野堡,却不时有或轻或重的震动落入“地听蛛网”之中。

    站在无名峰顶,“享受着”猎猎寒风的耿煊,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然后,他便见东南方向,有赤红色的焰光冲天。

    凭着敏锐的、视夜如昼的目力,哪怕隔着三十多里的距离,耿煊也隐约能看见熊熊烈焰那张牙舞爪的肆意轮廓。

    其实,这样的晚上,这样的距离,即便没有他这般敏锐的目力,依然能够清晰看见彼处正被大伙吞噬的濒死惨样。

    耿煊看了几眼,确认了一下情况,便收回了目光,继续沉浸在“天地桩”带来的唯我妙境之中。

    而就在此刻,在耿煊以南二十里外的营地之内,同样有一道道身影暂停了手中的忙碌,扭头转身,朝着东方夜空行注目礼。

    一双双被夜色吞没的瞳孔之内,都倒映出一朵朵缭绕恍惚的赤红,仿佛一束束摇曳的烛火。

    很快,以宋明烛为首的高层率先反应过来,提醒众人不要分心。

    于是,众人很快就继续专注于各自的事务之上。

    哪怕东方夜空中传来的赤红焰光逐渐暗淡,成群结队的踉跄身影在五百铁骑的押送下缓缓接近,都没再引发大规模的关注。

    在超过十万人的齐心努力下,一座营地从无到有,迅速在大地上铺展开来。

    往西,就连后方距离还有十余里的,部落所在地,也被一点点囊括其中。

    往北,一点点向着山脚接近。

    夜尽天明。

    营地初有轮廓,远未彻底成型。

    已有部分人开始进入梦乡,另有许多人,依然在不停歇的忙碌着。

    对于普通人来说,修炼者无论修为高低,都相当于一具具工程机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