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安则侧首,疑惑地问道“神司?”
“嗯?”金大刚用审判者一样的目光看着她,眼里尽是一片难以置信,他有些嫌弃地道:“不会吧,你在睿都长大,又不是在交通闭塞的穷乡僻野,居然还不知道神司是什么玩意?”
“额……”俞安则有些难堪,声若蚊呐地道:“我是葳城人。”
“葳城?”这两个字飘进金大刚的耳朵里,他差点怀疑是俞安则说错了还是自己听错了,他怎么没听说过神界有这个地方,但俞安则都说了她不是生在睿都,那他就再次大发慈悲,好好给她讲一讲吧。他清了清嗓子,吊着架子道:“神司对于神界而言,是百姓的守护者,神界每一百年就会举行一次众生游,没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重组神司排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战到最后的九人,便是新一届的九大神司。”
见俞安则听得认真,就像一个虚心学习的好孩子,金大刚心里莫名生出一种自豪感,这让他想表现更多,他道:“你可能不知道,在众生游上,打断敌人手脚是不用负责的,神界律法在众生游上形同虚设,反正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弱者只能听天由命,自求多福,遇到个善良点的对手尚可逃过一劫,如果遇到个心狠手辣的,等着终生残疾吧。”
“听你这么说,成为神司似乎很危险。”俞安则心里有疑问,她问道:“那……不就等于可以随意大开杀戒?”
金大刚摇摇头,道:“也不能这么说,虽然能参加众生游的人必定实力不俗,可即使是大神司,想要大开杀戒还是不可能的。神君在这场游戏中就像是平衡秤杆的铜权,他会让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不至于谁去坐大一方,威胁到他头上去,而且我爹说了,睿都还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家族,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别看他们平时是一盘散沙,但如果真的有人触及他们的利益,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大干一顿,届时他们比家人还要家人!”
金大刚神情激动,在俞安则面前犹如手舞足蹈的小熊,二人在路上聊天耽误了不少时间,眼看天就要黑了,俞安则道:“我得赶快回去了,我娘还在等着我呢。”
之后的半年里,俞安则散学后都是跟着宿臾一起学习,而宿臾总是一脸淡漠的样子,仿佛别人欠他钱似的,俞安则读书写字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一边监督着对方学习一边看着手里的书,待她完成自己的课业之后,他也就抬起眼睛好心看两眼,虽然宿臾看上去懒散随意,不太靠谱的样子,但接触后俞安则才知道宿臾的的厉害,他总能一眼就看出俞安则的课业哪里错了,出问题了,并及时指正出来。
除此之外,俞安则还发现宿臾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守时,每每到了读书的时间,他总是比俞安则早小半个时辰坐在书案前等着,这一点是难得的,只不过……他吃饭也很准时,一到饭点,无论课业讲到哪里,有没有讲完,他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放下书本,起身先去填饱肚子再说。
虽然二人已经接触半年了,但是俞安则对宿臾并不了解,宿臾似乎有意不与她多谈自己的事,他喜欢安静,跟俞安则在一起也就检查一下她的课业,监督她学习,他惜字如金,从不聊其他多余的东西,也不像其他家族的先生一样吹嘘自己的英勇事迹或是得意门生。
有一次,俞安则默完诗词后忍不住问宿臾道:“夫子,您之前还有其他学生吗?”
宿臾撑着膝盖看书,姿态随意,后背靠在桃花树的树干上,听到俞安则问他问题,他抬手拿低了书,让俞安则那张白净的脸映入眼帘,他看了一眼这个十四岁的小孩,语气不耐烦地道:“没有。”
俞安则惊喜道:“所以我是夫子的第一位学生?”
宿臾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喜悦,这让他心里愈发不快,他不想让这小孩得意,于是微微蹙眉,漫不经心地道:“那又怎样?”
俞安则脸色有些难看,宿臾的话让她觉得是她自己自以为是了,她双颊微微泛红,羞愧不已,垂下脑袋按住眼前被风吹起一角的纸张,毛笔蘸了点墨,埋头罚抄起来。宿臾神情淡漠地看着她一笔一划地写着字,突然开口道:“你今天默写错了很多。”
俞安则抬起头,一脸错愕地看着宿臾,她心里感到不安,觉得自己要被批评了,果不其然,宿臾讽刺一笑,直接赤|裸地来了一句,“你真笨。”
宿臾从小读书就是拔尖的,与其他同舍生不一样,他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使他学习就如鱼入海,根本无需费多大的劲,再者他本身也喜欢读书,这对他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年纪轻轻便将许多文人学士比了下去,就连大名鼎鼎的澹台翌在他面前都失了颜色,泯为众人。
他见俞安则难过了,心里也就痛快了,本以为俞安则会奋起反驳他的话,谁知这小女娃这么无趣,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后一点反应都没有,仍然埋头苦抄,宿臾眉眼间闪过不悦,暗暗啧了一声,随即拿起书继续看了。
他倚着树干,想着,这小孩不仅蠢得糊地穿心,还无聊得很!
“榆木脑袋。”宿臾道,他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