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两个寒暑。
陈塘关总兵府。
殷十娘怀胎许久,再有半月便是三年。
眼见腹中胎儿,迟迟没有降生的迹象。
一股焦躁的情绪,时刻从殷十娘身上散发。
而作为殷十娘夫君的李靖,现在的心情越发阴郁。
先前燃灯老师便说过,自家夫人腹中的胎儿,极有可能是个魔头。
而近两年来,殷十娘怀胎三年一直未曾分娩的消息不胫而走。
导致陈塘关中的百姓,也对此议论纷纷。
偌大一个陈塘关,百姓在此事上大致分为了三派。
一派是事不关己,总兵夫人怀的是个什么,他们并不关心。
比起关心总兵夫人肚子怀的是啥。
他们更关心明天的吃食去哪寻摸。
另一派则是认为,总兵府向来清明。
总兵夫人腹中的孩子,应该是个大贤。
就算不是大贤,那也应该是个栋梁之材。
至于最后一派,则是认为三年还不降生,必定是个妖孽。
而且这一派的人还非常多。
所谓事出有异,必遭非议。
大致便是如此。
而李靖听得这等议论多了,心中自然对这个久久没有降生的孩子失去好感。
加上燃灯的提前伏笔,李靖也认为这是个妖孽。
心中已然决定,一旦这孩子降生之时有异。
便趁早结果了他,省得将来为祸一方。
陈塘关中如此非议,守在城外的太乙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不。
太乙察觉灵珠子降生之日已经不远。
现在就已经在寻思,将来该如何教导那熊孩子。
要将一个熊孩子掰正,太乙想想都觉得头大。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要是那家伙还未出世,便已经察觉了周遭的人对他心怀恶意呢?
长期呆在这种环境,别说只是心智刚开的婴孩了。
就算是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估计也得将心中善念收起。
所以,如何将一个心理出问题的熊孩子给掰正过来,成了太乙如今最棘手的问题。
而且,这事情对于太乙来说,绝非是说说而已的那种棘手。
教导孩子无非两个途径。
一个人教人。
第二个就是事教人。
所谓人教人,就是有人以先言语、自身行为,去给孩子树立三观。
不过这个途径,只适合正常孩子。
而事教人,就简单多了。
不是喜欢折腾吗?
那就先让你折腾,等你祸事临头了,知道事情严重了,再来给你慢慢掰扯。
不过选择第二个方法,那就需要在前期多费心思了。
毕竟这可是三大反骨仔之一。
指不定就能惹出什么祸事来。
最为重要的是,这家伙不仅能惹祸,脾气还死倔。
所以,在将他掰正以前,必须得多加留意。
不过无所谓了。
他太乙这次是打定主意,在没掰正灵珠子之前,就在这陈塘关耗上了。
绝对不能让灵珠子自戕的事情发生。
那藕粉虽好,可终究比不得灵珠子自己的本体。
堂堂先天跟脚,却因神魂与肉身不同源,最后只能止步大罗。
这种事情发生在他门下,他太乙可丢不起这人。
太乙这边在寻思着教导灵珠子的方式。
十多天的时间却是一晃而过。
这日,陈塘关上空红云漫天。
陈塘关总兵府中,李靖正守在产房外,右手握着青锋剑柄来回踱步。
从他面上阴郁的表情来看,担忧的心绪并没多少。
反而像是在权衡着什么大事。
随着产房中殷十娘的嚎叫之声越发惨烈,李靖面上的郑重之色就越重。
良久。
李靖好似做了重大决定一般,面上的阴郁之色一扫而空。
反而是将肃穆之色挂在了脸上。
却是李靖已经打定主意,但凡等会出生的逆子有于常人之处,必定以手中青锋剑将其斩杀。
他李靖好不容易才拜入圣人大教,岂能因为一个逆子,而坏了自己清誉?
即使那逆子现在还没做恶事,但是将来有这可能也不行。
李靖面带决绝之意,按剑等在产房外。
产房之中,殷十娘历经苦难总算分娩完成。
但是在她分娩完成的刹那,产房之中除了她虚弱的呼吸声外,再无半点别的声音。
非但如此,给她接生的稳婆。
以及在旁伺候的下人,个个面带惊恐之色。
寂静片刻之后、
产房中传来惊恐的吼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