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外戚之女 > 163.宴会插曲

163.宴会插曲(2/3)

是百官之首的丞相,这种情况下,顾盛淮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谁敢相信?

    宴席上一些宾客们开始议论纷纷。

    建安帝也是吃了一惊,“丞相年轻力壮,哪里需要告老还乡了?”

    说实话,即便丞相一职已然不复过去时大权在握的风光,可该给丞相应有的尊荣体面时,建安帝一应给足了。

    朝中有个梅阁老,相当于建安帝培养自己的心腹,可外面也得有顾盛淮这种人才才能镇压住。

    这些年来,顾盛淮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举朝共知,无论是从私人感情出发,又或者是从国家大事上考虑,顾盛淮的辞官建安帝始终是不愿意的。

    顾盛淮眸光真诚,一字一句道“臣忝居高位,无德无才,幸得陛下垂怜,才有微臣的今天。但微臣这些年来,年老体弱,无能为力,再也难以替陛下排忧解难,微臣自愧多年来从未替陛下立下大功,不想再厚颜当丞相,还望陛下念在微臣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准微臣告老还乡吧。”

    话音刚落,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好吧,看这架势对方是来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建安帝眯了眯眼,“今天可是文谦大婚,顾卿应该也不希望主次不分吧。”

    “是。”顾盛淮随即起身退到一边邵氏也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建安帝暂时不想同意顾盛淮辞官养老的奏疏,但……有些问题,他也应该注意注意。

    因为出了顾盛淮辞官的嘘头,接下来的宴会上大家都在积极讨论顾盛淮辞官这件事了。

    顾文澜见状叹了一口气,顾盛淮为什么辞官?其实说白了还是为了顾家着想。

    昨天晚上她告诉了顾盛淮一些前世的情况后,顾盛淮沉默了很久,没有答话。

    等到顾文澜差不多要离开时,才对顾文澜说“顾家今时今日的地位,离不开陛下与太子了,我们不能调转方向支持别人,但父亲可以为了顾家,做出选择。”

    顾文澜募地回头,问顾盛淮“父亲,你想做什么?”

    她说这些只是提前给顾盛淮打好预防针,不是让他做出糊涂事的

    “无忧,”顾盛淮神色严肃,“你三哥即将大婚,老大不小了,为父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了。”

    “这……”顾文澜迟疑了一会儿,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父亲莫非舍得吗?”

    金榜题名,三元及第,位居丞相,该有的富贵荣华,顾盛淮这辈子都有了。

    上辈子他之所以第一个被清算,也是因为楚崇贤之故,不是他本人做错了什么。

    顾盛淮从来不后悔自己进入官场替建安帝效命,可他这辈子最在意的始终是亲人。

    亲人若死,再多的富贵前途,又有何用?

    顾盛淮就是这个心态,才会决定挑在这个时候选择对建安帝提出告老还乡。

    其实,顾盛淮退不退影响也不是特别大,毕竟楚崇贤有邵彻与陈绍之在,顾盛淮这个丞相有没有倒也不碍事。

    不过,顾家子女日后只是邵家的姻亲了,顾文樹、顾文亮、顾文谦三兄弟得撑起门庭了,再加上都尉的顾文澜,顾家的未来,真的全靠他们了。

    想到这里,顾文澜抿了抿唇,不知说何是好。

    她认为,顾盛淮即便是想要退,那些人也不可能让他退的,尤其是建安帝。

    好不容易有个顺心意的丞相,他干嘛要让他辞官不干?要是后面换来一个难搞百倍、办事效率极差的,建安帝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白了,辞官估计也只是顾盛淮的一厢情愿,辞不了。

    况且,顾盛淮应该也放心不下自己的部下与楚崇贤。

    楚崇贤那边有很多顾盛淮的门生,顾盛淮撂挑子不干,其他人琢磨着也得闹出什么戏码来。

    顾文澜这边东想西想时,不曾想到,宴席进行到一半时,有一伙黑衣人从天而降,意图刺杀建安帝。

    顾盛淮与邵氏见状大喝一声“护驾!”

    建安帝今日出来自然是带了御林军的,眼下御林军在外头守着,一时半会暂时无法赶过来,所以也只能依靠顾家护卫保护了。

    “糟糕!”顾文澜轻叱一声,连忙提起流寒剑与刺客厮杀起来。

    顾文樹、顾文亮守在帝后身边,砍着一批又一批的刺客,这群黑衣人的突如其来,惊扰了无数宾客四散开来。

    邵彻小心翼翼地护着瑞安长公主,生怕她受伤,邵彻一人难挡四拳,只能一边看着一边打着。

    顾文澜见状对邵彻喊了一句“要不舅母这边我看着,舅舅赶紧去对付这些刺客吧。”

    “也好。”邵彻小心地把瑞安长公主交给顾文澜后,赶紧与陈绍之汇合,对付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刺客。

    陈绍之冷冷一笑,“有本事和本将军正面决斗,别东躲西藏的。”

    今日赴宴的达官贵人实在太多,各府的护卫只能慌不择路地逃跑,不敢正面对上刺客。

    建安帝被这一幕弄得火气一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