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外戚之女 > 172.柳思璇拜访

172.柳思璇拜访(2/3)

   建安帝袍子一挥,心情美妙极了。

    楚崇贤仁厚好静,晋阳公主果断凌厉,两姐弟齐心协力一块合作,这大魏的未来简直不敢想象。

    思及此,建安帝问道“宛儿,你可知道前朝的新阳公主?”

    晋阳公主一怔,不明此言何意,可依旧如实回答“回父皇,儿臣从夫子那里知道过不少有关她的故事。”

    建安帝先是轻嗯一声,接着道“新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以一己之力扶持大渝走上盛世巅峰,这一点你应该清楚。即便很多人诟病她在位期间打压异己,大肆兴起酷吏与冤狱,弄得朝野乌烟瘴气,可她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疑心病再重都不会轻易猜忌打压人,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枭雄。”

    听得出来建安帝对这位新阳公主评价颇高,也对,惺惺相惜,新阳公主身上的某些特质与建安帝颇为相似。

    建安帝要是引为知己也不足为怪。

    晋阳公主边听边点头,只听到建安帝继续说道“新阳公主身前身带有太多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光环,留下来的官方史书一些记载还语焉不详、互相冲突,据传闻她收养了很多义子,但不知为何,官方史书避而不谈新阳公主从未正式纳驸马进门的缘由。还有,新阳公主当年定下伐楚助齐打北戎定大渝的策略,西楚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究竟是何原因,也不得而知。宛儿,新阳公主无论有再多再多的谜团,都不可否认她是一位英雄人物,不是吗?”

    的确,新阳公主揽权贪权再为人诟病,但你不得不承认,此人是难得一见的雄主,一举奠定了大渝长达百年的盛世格局,没有她,大渝早已经耗死在频繁的内斗了,哪还会有大渝的百年基业可谈?

    晋阳公主微笑赞同“儿臣也认为新阳公主是一位奇女子,大渝诸多皇帝都远不及她。”

    新阳公主的父皇只是一位平平无奇的平庸君主,说句不好听的,估计连守成都不能。

    不过,也好在他能力一般,懂得知人善任,听得进去谏言,得知女儿新阳公主的天地不在后宅,发现新阳公主的才能与众不同后,又十分信任她,让她一步登天,逐步成为大渝实际上的掌权者。

    这样的君主,政治上无所作为,却也谈得上一句聪明人。

    至于新阳公主后来扶持的小皇帝,在位时间太短,并且行事放荡不羁,好女色,怎么看也离正经人远得很。

    小皇帝被废,后面上来的皇帝总算是有点有为之君的资质了,大力任用能臣干将,攻城略地,积极改革创新,拨乱反正,轻徭薄赋,兴学好儒,新阳公主病逝后,还给予了极高的荣誉与评价。

    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个皇帝的高度评价,单凭新阳公主生前的种种举措,死后绝对免不了一番大清算。

    大渝步入了长久的太平之治,接下来继任的每一位皇帝,基本上贯彻落实了新阳公主与这个皇帝的政策,并加以修正发展,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阳公主的谥号也是越来越长,给她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搞得编撰史书的史官几近无语。

    大渝灭亡后,新阳公主这样一位独具特色又大权在握的风云人物,怎会不被议论几句?有褒有贬,但总得来看功大于过,持肯定态度者居多。

    要不然,新修的大渝史书怎会单独给新阳公主列本纪?即便新阳公主没有正式登基称帝,可她才是大渝实际上的统治者,更不用说后来的统治者还追赠她为皇帝了。

    这样一来,帝王本纪绝对免不了了。

    晋阳公主对新阳公主敬仰不已,建安帝见状挑了挑眉,“新阳公主再好可你一定比她差吗?”

    新阳公主的一些政策观点终究是弊病局限,否则的话大渝最后灭亡时她就不会被人专门拉出来骂几句了。

    不过,那也是她死后几百年的故事了,孰是孰非,她又见不到。

    闻听此言,晋阳公主心里一咯噔,面上却道“这……父皇,新阳公主宛儿不敢随意与之相提并论。”

    ——新阳公主是什么人?大权在握的人,她是疯了才要这么说。

    建安帝似有遗憾,“宛儿,你太谦虚了,新阳公主是人,又不是神,你有哪一点比不得她的?”

    表面上说的是新阳公主,其实说的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晋阳公主再顿首拜谢“父皇,儿臣只求弟弟袭承父皇之英明伟略,不负祖宗基业,方得心满意足。”

    她要的,始终是这一点,至于其他方面,呵,现在不宜多说。

    建安帝目光如炬地打量晋阳公主,不置一词。

    “算了,你起来吧。回去后你去找大渝史书看一看,朕会找你抽背。”

    说完,疲倦地闭上眼睛,谢客的意思十分明显。

    “儿臣告退。”

    晋阳公主转身离去。

    “这孩子哟……”

    寝殿的叹息注定无人知晓了。

    与此同时,顾文澜于丞相府意外地接见一位客人——柳思璇。

    对于柳思璇的到来,顾文澜是既惊讶又好奇,明明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