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剑影 > 第212章 视察灾情

第212章 视察灾情(1/2)

    话说直隶总督带着胡影风这一行人刚刚赶回保定,连一壶水都没烧开的功夫,广平知府,保定知府,这两位大人已经赶着来汇报了,说肥乡县是最先闹水灾的,民众来不及防范,灾情比较严重,因多日来雨水一直下个不停,邯郸县和易县也受到了影响。目前,邯郸县新上任的知县梁守信,在得知肥乡县灾情的当日,便亲临河堤,沿岸查勘督理河道,并积极调集民众防营抢险!梁知县还率领手下,迅速搜集购置了民船数十只,购买大量锅饼,连日乘船下乡,挨村去查勘灾情、给灾民们发放锅饼,又组织人手搭建帐篷,供无家可归的灾民临时居住,以减小影响安抚民心。易县知县也在努力学习邯郸的经验,这两地虽然也存在灾情但没有肥乡县严重。

    直隶总督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称赞,

    “嗯,这个梁守信是朝中工部尚书张大人举荐的,他才来保定做知县没多久,听说爱民如子,能力突出,我这里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对他的赞赏了!传令下去,所有降雨量大的县,都要向梁知县学习!”

    两位知府立即点头。

    “望都县现在情况怎么样?”

    保定知府上前答话,

    “回大人,望都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降雨了,河流、井水等自然水源干涸,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灌溉无法进行,粮食短缺,人民闹饥荒啊!现在还不是很严重,就怕……”

    总督大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厉声打断了他的话,

    “既然已经有段日子没下雨了,为什么知县不提前做准备?当地有没有组织人力去挖掘新井,寻找水源,或者,修复灌溉设施?”

    保定知府的汗就下来了,

    “有…有吧!我见,当地知县已经上报,说希望能减免当年的赋税,减轻老百姓负担。不然,这日子恐怕……”

    “这个我会向朝廷反映的!但是,望都县衙不积极解决当地的问题,光是靠外界减免赋税、发救济粮,那也是没用的!一旦灾情控制不住,各种疾病流传蔓延,只怕是要死人的,到时候你们担得起责吗?”

    总督用犀利的眼神盯着这两位知府大人,又继续道,

    “今年灾情如此严重,我们不能光坐在府上听汇报,必须去当地走一趟!马上将这里的灾情用驿传报到宫里去!你们,现在都跟我一起去望都县!趁灾情还不严重,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

    说罢,一行人立刻起身,向望都县奔去!黄大仙和胡影风自然也毫不犹豫地跟在总督大人身后,此时,大家的心情都一样,如果不能及时救助百姓,恐怕真的就不仅仅是闹饥荒了,灾民疾病蔓延,到处流浪,很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到了望都县,热辣辣的太阳烤得众人不禁眯起了双眼。空气中弥漫着燥热,没有一丝风,尘埃被热浪卷起,连呼吸都有些难受,偶尔,一阵热风掠过,带来的不是凉爽,而是加倍的炽热,让人感到一阵窒息。田野里,曾经绿油油的庄稼,如今变得枯黄,叶片卷曲,土地干裂,那裂缝就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一眼望去,土地上泛着白光,那是盐碱的结晶,是干旱留下的印记。

    树枝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叶子变得干枯发黄。鸟儿不再歌唱,它们在四处找水源。一些动物因为找不到食物和水死在半路上,尸体在阳光下迅速腐烂。

    河流的水位大幅下降,河床裸露,露出了河底的石头和淤泥。河坝上的水车静静地立着,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流来驱动它们。一些河段甚至完全干涸,只剩下干裂的河床。

    那望都的知县听说直隶总督大人亲自来了,吓得直哆嗦,赶紧带人赶到了河坝,远远地,他见到有人在给总督提建议,

    “大人,赶紧组织人力深入山区,或者到那种未干涸的水源地,去寻找新的水源,或者,抓紧时间挖掘深井。不然,再没有水,这里的人和动物肯定都支撑不下去啊!”

    此时,知县跑过来,赶紧解释道,

    “我早上就在找了,也叫人去挖井,但是没找到!”

    总督听了神情肃穆,突然,黄大仙站出来,道,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茂盛的植被离地下水源较近。你去观察一下,如果某个区域的植物比周围的长得更繁茂一些,下面就有可能挖得出水来,还有,去看看土壤的湿度,如果土壤在一定深度下仍然有些湿,这表明地下水位较高。我师父曾经告诉我,特殊时期还可以观察动物和昆虫,比如蚂蚁和蜜蜂,它们的巢穴位置一般比较接近水源。 ”

    旁边的知县听了不住地点头,胡影风便道,

    “大仙,时间紧迫,你跟他说那么多,不如亲自带人去找水源吧!”

    黄大仙看了总督大人一眼,总督点点头,对着知县道,

    “你去,带些人,跟着他去挖!”说完,又不放心得对保定知府道,

    “你去跟清苑知县协调下,最好从清苑县境内的清苑河引些水过来,救个急!”

    “好的,大人,我们疏忽了,马上去做!”

    于是,大家分头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