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残魂发出咆哮,却无法靠近老子周身的太极光晕。他看着影像中九黎族与华夏族厮杀的场面,又看看陵外正在重建家园的百姓,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去。
“罢了……” 残魂发出疲惫的叹息,身形渐渐变得透明,“涿鹿之战,本就无对错之分。” 他最后看了一眼刑绝所在的方向,化作一道金光融入黄帝陵的地脉之中。
随着刑天残魂的消散,整个轩辕城都震动了一下。受损的灵脉开始自动修复,裂开的地面缓缓合拢,枯萎的草木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可怕的白骨正在化为沃土,空气中的血腥味被清新的草木香取代。
玄都走出陵寝,看着重获新生的城池,心中百感交集。他走到刑绝身边,对方已经恢复了普通人的模样,正呆呆地望着黄帝雕像的残骸。
“先祖…… 错了吗?” 刑绝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玄都递给他一壶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放不下的执念。” 他指着城中正在互助的百姓,“你看,仇恨只会带来毁灭,唯有宽恕才能带来新生。”
刑绝看着那些曾经的 “仇敌” 正在救助受伤的九黎族后裔,眼中流下浑浊的泪水。他忽然站起身,朝着黄帝陵的方向深深鞠躬,然后转身走向城外:“我要去寻找散落的族人,告诉他们真相。”
玄都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知道这场延续了千年的恩怨终于画上了句号。杨戬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块闪烁着微光的碎片:“这是从刑绝身上掉下来的,似乎是太极图的残片。”
玄都接过残片,发现它与自己手中的碎片完美契合。当两块残片拼在一起时,一道完整的太极图案短暂显现,随即又化作流光融入他的体内。
“看来,有些缘分早已注定。” 老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太极图的完整,需要的不是争夺,而是理解与包容。”
玄都望着重建中的轩辕城,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毁灭,而是守护;不是仇恨,而是宽恕。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唯有相互包容,才能生生不息。
三个月后,轩辕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甚至比以前更加热闹。不同部族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曾经的隔阂被新的理解取代。玄都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的太极图残片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有许多恩怨等待化解,许多故事等待书写。但只要心中存有善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终究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夕阳下,玄都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握紧手中的拂尘,转身走向远方。新的旅程已经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玄都踏着晨露前行,拂尘在风中微微摆动。他离开轩辕城已有半月,沿途的风光从繁华的城郭渐渐变为苍茫的荒野。太极图残片在袖中不时散发着暖意,仿佛在指引着他的方向。
这日午后,天际忽然泛起奇异的霞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在一起,如同打翻了天帝的调色盘。玄都停下脚步,望着那片霞光喃喃自语:“此乃祥瑞之兆,想必前方有不凡之事。”
他循着霞光的方向走去,约莫半个时辰后,一片茂密的竹林出现在眼前。竹林深处隐约可见袅袅炊烟,显然藏着人家。玄都心中诧异,这般荒僻之地竟有村落,实在难得。
刚踏入竹林,便听到一阵清脆的笛声。那笛声时而婉转悠扬,如黄莺出谷;时而低回呜咽,似孤雁哀鸣。玄都循着笛声前行,只见竹林中央有个白衣少年正坐在一块青石上吹奏。
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眉目清秀,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忧愁。他见玄都走来,停下吹奏,起身行礼:“道长从何处来?”
“贫道自轩辕城而来,路过此地。” 玄都拱手还礼,“敢问小友,此处是何地方?”
“这里是忘忧谷。” 少年答道,“谷中之人世代居住于此,不问外界之事。”
玄都闻言,心中微动:“如此世外桃源,倒是难得。”
少年笑了笑:“道长若是不嫌弃,可随我回村中歇息片刻。”
玄都正感疲惫,便点头应允。跟着少年穿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谷中溪水潺潺,繁花似锦,数十间竹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边,果然是个世外桃源。
村民们见少年带回一个陌生道人,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少年向众人介绍了玄都,村民们便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玄都被一位白发老者请到家中,老者端出香茗,笑道:“道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多谢老丈款待。” 玄都接过茶杯,“敢问老丈,这忘忧谷为何与世隔绝?”
老者叹了口气:“说来话长。百年前,谷中之人曾卷入一场部族纷争,伤亡惨重。后来先辈们便决定隐居于此,不再过问外界之事,只求安稳度日。”
玄都闻言,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