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36章 招安司

第636章 招安司(2/3)

人吃的如此开心,李承乾也是非常开心。

    这才是他想看见的大唐。

    多民族融合的大唐,而且这些民族都会为大唐奋斗和努力。

    席间不少人都举起酒杯跟李承乾敬酒。

    李承乾当然不可能喝酒,拿着调制的饮品也是来者不拒。

    吃的差不多了,李承乾才对罗窦道:“罗窦,孤想举荐你入朝为官,如何?”

    一口酒刚喝下去,罗窦听见这话差点喷了出来。

    “太子殿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李承乾摆摆手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岭南其他族的首领归降大唐后,都是受领了官职,但孤推举你入朝为官与他们不同。”

    “他们是要管理一地百姓,而你则是在长安为官。”

    罗窦听后,微微蹙眉。

    不太明白李承乾这是何意?

    难道是为了稳住僚族百姓,才许诺给他官职?

    “太子殿下,不知想让罗窦任何官职?”罗窦思绪万千,打算先问清楚做什么官再说。

    李承乾看罗窦如此谨慎笑了笑,就是要他这样的人才,小心翼翼,心思缜密。

    “这官职在朝中不存在,但是孤可以上书陛下,给你求这么一份官职。”

    不存在?

    这下罗窦更迷惑了,一个不存在的官职?

    难道是闲置的官职吗?

    还是大唐朝中官职已经满了,为了安置他,所以设立一个新的官职?

    李承乾也不打哑谜了,笑着说道:“孤打算你任招安使。”

    “招安使?”罗窦微蹙眉。

    确实没有听过这个官职,但字面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没错,就是招安使。”李承乾正襟危坐的笑着说道:“顾名思义,便是招安那些在大唐不同的僚族,平息祸乱,能够让大唐安居乐业。”

    僚族并不是一个族人的称呼。

    而是无数的族群的统称,例如洞僚、乞僚、葛僚、夷僚、蛮僚等等。

    洞僚就属罗窦这一支。

    光洞僚族人就有十万之众,可想而知所有僚族加起来有多少。

    据贞观元年统计,僚族有十余万户,人数甚至达到了百万余。

    李承乾看罗窦沉默不语,他叹息着道:“罗窦,你要知道如今大唐需要休养生息,虽然大战没有,可与僚族争斗不断,这相当于是内耗,本可以和睦相处,朝廷也能够给到他们相等的待遇。”

    “为何一定要刀兵相向呢?”

    说到这些的时候,都感觉到了惋惜。

    毕竟李承乾带着一千多年后的思维来看待如今,一千多年后他们全都是华夏百姓。

    可在此时却如此内耗严重。

    他也调查过针对僚族的平乱,平均下来每天双方死伤都超过十数人。

    百余万人要是全部加入大唐,这对大唐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发展大唐最缺的就是人口。

    有了人口,才有经济不是。

    罗窦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看着小小年纪的太子殿下如此的忧国忧民,多愁善感,他知道面前这位太子殿下未来一定是好皇帝。

    “太子殿下,罗窦愿听吩咐。”

    闻言的李承乾瞬间喜笑颜开,拍了拍罗窦的手背道:“好,罗窦。孤总算没有看错你,孤第一眼看见你的时候,就知道你肯定是有一番作为之人。”

    “孤在这里向你保证,招安使这个官职一定会落到你的头上,另外会在兵部的名下设立招安司,给你三个官职,只要你认为可行的,都可以入招安司为官。”

    这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

    也就是罗窦可以安排三个僚族人进入招安司,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承乾非常清楚大唐官场喜欢拉帮结派,怕罗窦这个招安使被架空,那就容许他有任免官职的权力,这样一来可以组织自己的势力。

    因为他有信心能够压制住罗窦,十万洞僚族人在潮州,不怕罗窦不听话。

    “来,我们最后在干一杯。”李承乾今日非常的高兴,举起了杯子与大家再次干杯。

    宴会结束。

    因为长安城宵禁的原因,他们只能安排在了大唐会所歇息,李承乾则是回了东宫。

    而这边的消息也是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你说什么?”李世民听见这个消息也是十分震惊,诧异的看向了张阿难道:“你是说太子许诺洞僚的首领罗窦招安使的官职?”

    “是的,陛下。”张阿难如实回道。

    在大唐会所眼线可不止一两个,锦衣卫早就把大唐会所当成了收集线报的最佳场所。

    里面全都是达官显贵和富甲商贾。

    每日都能收集到不少的情报。

    李世民却蹙紧眉,有些想不通李承乾到底要干什么了。

    难道不知道给罗窦安排这样的官职,要是真的成了,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