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23章 有好的,有好的

第623章 有好的,有好的(1/2)

    就这样,在涪州到长安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工人。

    都是顺丰镖局征召了当地的民工。

    因为顺丰镖局的特殊性,很多县衙的官员发现只是修路,也没有说什么。

    何况还给工钱呢。

    可这一消息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却是有些不一样。

    修路?

    此时的李世民正和长孙皇后用膳,听闻张阿难的汇报,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这是太子下的令?”

    “回禀陛下,是的。”张阿难想了想,道:“之前顺丰镖局就跟臣说过,只是当时陛下正在处理朝政,过后臣就忘记了。”

    “顺丰镖局那边说太子殿下调拨了十万贯给魏忠魏总经理,也就是顺丰镖局如今的管事,要清理涪州到长安道路上的碎石,说是准备弄顺丰快递。”

    顺丰快递?

    李世民蹙了蹙眉:“就是这样?”

    “是。”张阿难想了想,发现没有其他遗漏,便颔首回应道。

    十万贯修路倒不是很多钱。

    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承乾如今的行事作风,以前大唐修路都是徭役,朝廷也不需要拿出很多钱财,顶多就原料的钱。

    如今李承乾弄出来以工代赈,朝廷也是尽量的去发工钱。

    但国库有限,不能一下子全部用工钱来代替,偏远的地方还是需要征召徭役。

    可这快递是什么?

    为什么要选择涪州到长安?

    一旁的长孙皇后一直没发言,因为有什么东西在脑中一闪而过,没有来得及抓住。

    李世民不解的问道:“难道就没说是为了什么?这快递又是何物?”

    被提问的张阿难有些为难。

    “陛下,太子殿下的行事作风那是我们敢问的,恐怕这事只有太子殿下自己知道了。不止是清理道路的碎石,还每隔五十里设置了驿站,每个驿站配了二十多匹快马,如同八百里加急一般。”

    其实张阿难没说的是,这比八百里加急还夸张。

    八百里加急也不是五十里设一个驿站啊。

    涪州到长安一共两千里,隔五十里设置驿站,光这个驿站的数量就超过四十个。

    帝后二人又有些看不懂李承乾的操作了。

    之后李世民因为有事处理便没有理会了,反倒是长孙皇后让红秀去打听东宫的消息。

    想看看李承乾到底在干什么。

    希望别惹出什么事来才好。

    一个月后。

    魏忠来跟李承乾汇报,道路的碎石都清理的差不多了,而且还专门让人跑了一趟。

    从涪州出发到长安,日夜兼程只需要四五日的时间。

    也就是从涪州夜间出发,最迟第五日的清晨便能到长安。

    李承乾挑眉道:“那涪州的荔枝熟了吗?”

    “有一部分已经熟了,太子殿下是不是需要现在就跑一趟?”魏忠兴致勃勃的问道。

    他也想试试,这荔枝是不是真能运到长安。

    “嗯。可以试试。”李承乾道。

    一番话,数百号人直接调动了起来。

    涪州这边百姓听闻太子殿下要给太上皇上贡新鲜的荔枝,吓了一大跳。

    都知道荔枝娇气,三日必坏。

    要是把坏的荔枝送到太上皇面前,他们会不会被责罚?

    可又不敢违令。

    顺丰镖局的人却安慰这些农户,太子殿下仁慈,哪怕不行也不会责罚与他们。

    可百姓淳朴啊,他们哪会信啊。

    得罪太子和太上皇,这不是不要命了吗。

    他们也就这样,心里忐忑的按照李承乾的做法,开始洗荔枝,装荔枝。

    一位老农还留了心眼,没有将荔枝摘下来,而是直接折断了枝头,一根枝头上有五六个荔枝,直接过了清水,然后塞进了冰壶之中。

    又用棉布封住了冰壶口。

    然后交给顺丰镖局的人,塞入装满冰水的匣子之中。

    做完一切,顺丰镖局的十个人便启程了。

    涪州乡下的农户眼神担忧的看着十匹马扬尘而去,眉头紧蹙,黝黑的面容上全是害怕。

    十个人到了一个驿站,便按照上面交代的换冰匣盒。

    因为匣盒内有水,自然是比他们试验跑的时候重一些,何况匣盒外面还布满了棉被,更是增加了重量。

    按照常理来说,用棉布不是更热吗?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用棉布来包裹住冰水。

    可上面怎么安排,他们下面就如何做。

    直到第五日清晨,换了五批人,四十批马之后,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魏忠早早的便在城门处等着了。

    看见十人十骑,他连忙招呼道:“快,快,快去东宫。”

    没让十人下马,直接指着东宫的方向喊道。

    然后魏忠将一块令牌交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