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16章 杖刑二十

第616章 杖刑二十(2/3)

。”

    “儿臣的建议是,所有的酿酒作坊必须要经过工部的审核。”

    工部?

    工部官员一愣,这酿酒跟他们工部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也是诧异。

    酿酒怎么就扯上工部了?

    李承乾不急不缓的解释道:“酒水乃是人喝的,对于酿酒工坊的设备等,都需要经过工部工匠们的审核。首先审核的就是酿酒的器具是否符合条件。”

    “这里的条件是两个:卫生和安全。第一个是卫生,如果酿酒的工坊不干净,那么百姓喝了这样的酒水会不会生病,甚至严重的会不会导致瘟疫的传播?”

    这一点李承乾就是唬人的。

    酒精本身有有杀菌的作用,但古人不懂啊。

    果不其然,李世民一听,立即皱起了眉头。之前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确实有这样的可能。

    想到那些酿酒工具的不干净,李世民是怎么也喝不下去酒了。

    特别是宫廷玉液酒清澈如水,而那些佳酿确实浑浊不堪,第一个想法就是东西不干净。

    不止是李世民如此想,就连百官们也是开始琢磨这个问题。

    为什么太子殿下酿的酒水如此清澈。

    李承乾看大家都沉思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紧接着说道:“至于安全,那就是工坊内会不会发生事故。酿酒容易发生的事故很多,工部最多的就是工匠,想要防止事故的发生,那么工部肯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酿酒工坊需要由工部颁发安全执照,有了执照才能开工。另外就是酒水的限量,按照安全执照颁发,每年什么时候酿酒最佳,然后按照工坊的大小颁发工坊每年能采购多少粮食,酿多少酒。”

    “以防大灾之年酿酒坊私下酿酒。”

    对于控制酿酒,大唐一直有禁令,可没有做到李承乾所说的如此这般。

    毕竟有些家里都有关系,太压制也没人敢去国公府抓人。

    可按照李承乾这提议就不同了,从源头控制。

    控制粮食来控制酿酒。

    而且还有安全执照,和卫生执照。

    这让李世民又长了几分见识。

    从前并未听过这种执照,不过感觉还不错,如果有了这些执照,那么工坊就能得到控制。

    朝廷也能控制工坊的数量,甚至是达到控制物价的办法。

    未来这些价格将不再是五姓七望说的算。

    “好。”李世民想到了这一层,直接叫好道:“玄龄,这事你和太子好好拟个章程,那个什么执照要尽快的办好,之前朝廷管理这些商铺只是形式上的,相信有了这些执照,对于商贾的管理更好。”

    “是。”房玄龄拱手道。

    工作量又增加了,唉~

    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房玄龄却好奇李承乾是怎么想出来这些的。

    要知道这一手,直接打的五姓七望一个措手不及。

    恐怕现在五姓七望现在都是懵的,对于这什么执照还没有很好的应对之法。

    最主要这些执照都分布在不同的部门,想要弄下来可没这么简单。

    李承乾想的确实和房玄龄不同。

    执照只是一时性的,五姓七望在各部都有自己的人,刚开始那些尚书还能够亲自把关,让底下的官员无法插手。

    可时间一长,权利下方,五姓七望还是有很大操作空间的。

    也就是要在这一个无法操作的空间,李承乾要将五姓七望摁死。

    趁自己不在,就在长安城搅风搅雨。

    这一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就在李世民商议完之后准备下朝的时候,李承乾反应过来了:“父皇,那儿臣呢?”

    自己还被绑着呢。

    您没看见自己宝贝儿子这个大活人吗?

    还别说,李承乾不开口,李世民都将这事给忘记了。

    特别是李承乾的所作所为,他想选择性的忘记。

    这下好了,李承乾自己开口了,不是等着大臣们攻讦他吗。

    糊弄都糊弄不过去了,李世民有些怒其不争的轻哼道。

    李承乾不知道刚才还笑嘻嘻的李世民,怎么脸瞬间黑了。

    可下一秒他明白了。

    “陛下,太子虽然出了很多有利于朝廷的国策,可今日在皇城收过路费一事还需要严惩,不然无法和百官交代。”

    这声音,李承乾瞥眼看过去,竟然是崔以玄这老货。

    自己弄他们崔家的酒水,这还没过一刻钟,就要让李世民收拾自己。

    李承乾咬牙切齿的在心中道:崔以玄,你这老货,老子记心里了。

    “来人,将太子拖下去,杖责二十。”李世民知道这事糊弄不过去了,只能沉声吩咐道:“皇城城门的使用权收回,另外太子在东宫禁足一月,以示惩戒。”

    “喏。”李君羡接令,就拖着李承乾去行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