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14章 真正的盛世

第614章 真正的盛世(2/3)

辟这样一个每年砸钱的研究,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可李承乾说的也没错,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果,一直是大唐用兵的准则。

    看李世民不说话,王珪又站出来了。

    “陛下,太子殿下随口一说就是十数万贯,要知道这十数万贯能够养活多少百姓?用处有多大,哪怕修缮一个太极宫也就花费如此,陛下勤俭,太极宫都舍不得修缮,太子殿下竟然开口就要十数万贯,实属有些......”

    话说一半,弟弟断三寸。

    李承乾在内心暗骂王珪这只老狐狸,还好他有所准备。

    想从袖口中掏出账簿,可双手被绑着,无奈朝后面的李君羡道:“李将军,来替孤把袖口中的账簿拿出来。”

    闻言的李君羡一愣,见李世民微微颔首,他才上前从李承乾右手的袖口中掏出一本薄薄的账簿。

    递给李世民。

    李承乾在李世民看账簿的时候道:“父皇,这是整个武器兵工厂的账簿,儿臣也是昨日才拿到的。”

    “其中包含了雷霆炮的生产成本,工匠和工人们的工钱,这还不算每日烧炉的煤炭,那些可都是儿臣自己贴钱的。”

    “还有武器研究,儿臣不敢有丝毫隐瞒。”

    所有官员都没想到这东西李承乾还随身带着,都伸长脖子看向了李世民手中的账簿,可惜的是什么都看不见。

    李世民翻阅着账簿,越翻越心惊。

    这里面不止有生产雷霆炮和武器研究的账目,还有预计生产的数量。

    账簿一目了然的记账方式,让李世民一看便明白。

    最后还有预计要花费的数目。

    看见这个数目的时候,李世民差点惊呼出声,抬头不确定的问道:“你的意思,明年还需要花费五十万贯?”

    “没错。”李承乾非常慎重的点头。

    对于正事,他一向是认真的。

    这五十万贯还是单单生产的成本,研究的费用完全没有考虑进去。

    百官们听见这个数字也是瞪大了眼。

    五十万贯?

    干什么用?

    为何要花费如此之多的钱?

    一年才两千万贯的赋税,还没收上来,已经预算出去五十万贯了?

    李承乾语气严肃的说道:“父皇,想要边疆稳定,雷霆炮是不可缺少的。如今雷霆炮只是在长安城部署,想要在大唐边境线上全都部署雷霆炮,那么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生产,而且五十万贯只是生产成本而已,不包括第二代第三代的雷霆炮研究成本。”

    “想要雷霆炮威力越来越大,那么只有不断的改进和研究。”

    这个时候房玄龄站不住了,连忙出来问道:“太子殿下,既然要研究新的雷霆炮,为何不等研究好了,再投入生产?”

    不止房玄龄如此想,李世民和百官也是这么想的。

    这边要更新换代,那边又要大力生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李承乾却冷笑一番道:“雷霆炮的生产是需要时间的,邢国公莫非认为,敌人打到家门口了,然后临时抱佛脚吗?”

    额......

    很有道理的样子,房玄龄无言以对。

    可还不死心的问道:“那能不能先少生产一些呢?”

    现在少生产,等研究完了再批量生产不是一样的吗?

    李承乾这次没有怪房玄龄无知了,叹息着道:“邢国公,有些东西难两全。武器研究是一个百年乃至千年漫长的路。如果大唐有了雷霆炮就停滞不前,你敢保证别国就没有聪明人,见识到雷霆炮的厉害,开始研究吗?”

    古人对这方面都缺少统一的认知。

    毕竟在火器没出来之前,千年都是以冷兵器为主。

    出现了火器,也就三五百年的时间,由原先的人打仗变成了后来的科技打仗。

    兵也都是科技兵,而不是用人头去填的时代了。

    在众人还未反应过之时,李承乾便继续道:“大唐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成为武器最先进的国度。”

    “别人才会畏惧大唐。”

    “强盛是各方面的,不止是将士的英勇,盛世的繁华,百姓的安居乐业,更多的是武器的先进。”

    “难道你们没听过一句话吗?”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听,想听听是什么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

    听见这话,百官们瞬间蹙起眉去想其中意思,不过听着似乎很霸气。

    就连李世民也是颔首。

    话糙理不糙。

    不管是长枪还是火枪,不管是古代还是未来,枪杆子里出政权都亘久不变。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放在从前他们或许不明白,可如今都见识过雷霆炮的威力,他们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李世民咬了咬牙道:“就没办法缩减一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