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打暗号一般。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了打鼓。
咚咚咚~
鼓声雷动~
刚才还议论纷纷的百姓和大臣们,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可是当他们看见主位空荡荡的时候,都不禁疑惑,他们的陛下去哪了?
就连城楼内的嫔妃和公主们也疑惑了起来。
“母后,阿爷去哪了?”李丽质蹙眉问道。
长孙皇后看了眼李承乾挺直的背影,没有多疑的回道:“肯定有其他安排,别急在耐心看看。”
说着, 将李丽质脖子里挂着的竹制望远镜取了下来。
“这个刚才红秀都教过你如何用了吧?”
“嗯嗯。”李丽质开心的笑道,还放在了自己的眼前看向了外边。
一首秦王破阵乐曲声响起。
朱雀门大门瞬间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队军士,一边六人,高举着一面旗帜。
在激情的鼓乐中,这队军士异常的耀眼。
看见这阵仗,百姓群中跑出来一堆孩子,站在了最前方,目光炯炯的盯着旗帜。
就连城墙上的皇子们也是纷纷站起,看向旗帜。
引得不少人都诧异不已。
李渊就是其中一个,看着自己的儿子,孙子好端端的都站起来,他感觉自己坐着好像.......有点突兀,也就跟着站了起来,拿起望远镜去看那面旗帜。
是大唐的军旗。
曲声来到了最激情的时候,那一队军士已经捆绑好了旗帜的两端。
“敬礼~”不知道从哪传来一道高昂的喊声。
“敬礼~”
“敬礼~”
“敬礼~”
。。。。。。。
随后无数道喊声从守护观众席和城墙下的士卒口中喊出,包括还有一群稚嫩的声音。
犹如山呼海啸一般。
百姓和大臣、使臣们虽然看不懂,但这场面着实震撼到了他们。
咚咚咚~
鼓声高亢,乐声激情。
旗帜也随着鼓乐声,缓缓上升。
士卒和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右手举过了头顶。
李渊看着孩子们如此,也是诧异无比。
这是在对着军旗敬礼吗?
仪式感让他这个打下大唐江山的皇帝,都有些泪目了。
脑中想到了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士们。
支持自己打江山的老伙计们。
还有家人。
以往的一幕幕,都萦绕在了李渊的脑海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旗帜升到了顶端。
鼓乐声也停歇了下来。
升旗的小队井然有序的踢着正步,缓慢的原路返回。
而旗杆处,瞬间围上了新制服饰一队卫兵,他们腰间挂着锋利无比的唐刀,手中拿着长枪。
嗯,这枪和常见的枪有所不同。
百姓们看见这武器也是疑惑不已,李渊却一眼认了出来:“火枪?”
“没错阿翁,就是火枪。”李恪颔首道。
“你知道?”
这可把李渊给搞糊涂了。
火枪不是没有传出来吗?李恪是怎么知道的?
李恪抿着唇没有回话。
这时,那一道浑厚的嗓音又传来了。
“欢迎各国远道而来的使臣,欢迎百忙之中到来的百姓们,欢迎你们来参加大唐立国十二年庆典。”
百姓们和使臣们这才反应过来。
搞这么大阵仗,原来是立国十二年的庆典。
“传大唐皇帝令:大唐十二周年庆典,正式开始。”又传来了一道不同的浑身声音。
穿透力很强。
李承乾微微一笑,对着声音非常的满意。
有些人的嗓音天生带着穿透力,加上一些工具的辅助,在安静的环境下,足以传出好几里。
比如那些民谣,有些人唱起来,整个山头都能够听得见。
“接下来有请大唐皇帝陛下检阅军队。”
咚咚咚~
鼓声再次响起,只不过这次响起的是战鼓。
有节奏的敲击在了每一位百姓和使臣的心中,不少文臣都捂住了胸口,感觉到了压迫感。
城墙上的使臣们一听是检阅军队,纷纷在刚才内侍的教导下,拿起了望远镜去看。
从远方冲过来一群士卒。
尘土飞扬。
可不见李世民的身影,使臣们却非常疑惑。
不是大唐皇帝检阅军队吗?
皇帝呢?
上万士卒沿着长安城墙的护城河排成了队。
从城墙拐角处,一辆战车缓缓驶来。
战车后面有一身金甲的士卒跟着,有骑兵,步兵,派头十足。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