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睡一秒涨一血气,我成至强吞天蛇 > 第一卷 第695章 白蛇传,是个剧本?

第一卷 第695章 白蛇传,是个剧本?(1/2)

    在最初的白蛇传里。

    主角甚至不是活物。

    根据玉简的记载,当时的济源西湖,面积很大,是由珠河和龙河两条大河,还有南北的两条蟒河汇聚而成。

    湖东有一座桥,因为年久失修坍塌,形成断桥。

    在唐国民间,说蟒,即指的是长虫,也就是大蛇。

    济源县同样有在蟒河桥下悬挂宝剑,以示蟒不过剑,寓意以宝剑斩蟒控制洪水泛滥。

    每逢大雨,两条蟒河便会河水暴涨,连同珠河和龙河,还有西湖一起,形成洪水,淹没周围村庄城镇。

    后来人们就传言这两条蟒河,其中有蟒蛇妖作乱。

    而距济源西湖村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名字就叫许村。

    村庄的位置就位于当时的西湖边上,是许姓人家居住的村庄。

    村中有一个兴许的郎中,也就是大夫,曾在洪水退去后活了下来。

    郎中,用当地的方言,唤作‘仙儿’,因而后来人们称之为许仙。

    这一桩旧事,天长日久,后来在民间成了故事。

    口口相传中就多了蟒河中各有一条大蟒,分别是白蛇和青蛇,和这位郎中爱恨纠缠。

    是为了独占郎中,发了大水,淹死百姓。

    “……百姓是无辜的!”许成仙看完,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娘的,带入百姓的角度想一想,这事真够操蛋的。

    你们相爱,关我们什么事?

    就让我们家破人亡?

    尤其看到后面,附近百姓还给青白二蛇,立了庙,经常供奉香火,更加觉得不能理解。

    不过转念一想,又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百姓建庙供奉无法抵挡的凶恶存在,常有的。

    面对冲垮自己家园,又无力抵抗的蟒河,只能卑微祈求。

    “奇怪。”

    “这怎么和佛道两家,收割香火之力的做法,有点相似?”

    许成仙咂摸出一点味道,不禁皱眉,“不对,不是相似,倒像是有点互为因果的意思。”

    蟒河,导致洪水泛滥。

    这可能是个巧合。

    因为在玉简里说得很清楚,是在故事的流传中,才加入了白蛇和青蛇,以及许仙的传说。

    “有意思。”许成仙感觉,自己摸到了一点端倪。

    更有意思的是,给白蛇青蛇建造庙宇的,是个和尚。

    没错,就是那个法海和尚。

    百姓传言,是法海和尚立庙镇压了这两条大蟒,保附近百姓不被洪水所扰。

    此后,逐渐便把法海一起供奉。

    “香火,香火。”

    事情到此就很明显了。

    除了许仙之外,白蛇,青蛇,法海,都得到了香火供奉。

    继续再往下看。

    说的还是唐国。

    唐国的陪都洛阳,有巨蛇成妖。

    玄宗天宝年间,洛阳的邙山上,出现一条白色巨蛇,体长足有百丈。

    在洛阳城外现身,震惊朝野。

    后来巨蛇引水漫洛城,淹死无数的百姓。

    有高僧见到后,法咒对其进行收服镇压。

    此位高僧,俗姓裴,是唐国丞相之子。

    这丞相一生好施向善,焚香拜佛,对佛教情有独钟。

    其子年幼时被送往金山寺出家,法名法海。

    此事之后,法海和尚和白色巨蛇,同样在洛阳有庙。

    “不止是这样。”许成仙暗自道,“这里头,又死了不少人。”

    可能是由于前生是一个普通百姓,他对玉简记载里,‘淹死无数百姓’的描述,很难不在意。

    玉简后面,还记载了几个白蛇的故事。

    有个叫李黄的人,在外遇见了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这女子身边跟着一个青衣的女仆。

    他和女子相好,引其到老宅小住,一住三日。

    回家几天之后,身体被化为水。

    家中人赶忙去寻老宅所在之地,却发现方圆数里之内,都早已没有一个活口。

    只远远看到有巨大白蛇在树下盘踞。

    后请高僧,将白蛇捉拿后镇压。

    除了这几个《白蛇传》,许成仙又拿起了其余的几个玉简。

    发现其中的记载,都大同小异。

    白蛇青蛇作恶,或者是兴起水患,或者是直接吃人。

    高僧法海出面,享福作恶蛇妖。

    最后是法海将蛇妖镇压在庙内,人们纷纷供奉香火。

    差别也不过是,供奉以谁为主。

    虽然感念法海的恩德,但对白蛇的供奉,却是最多,最虔诚的。

    因为她实在凶恶,妖异,化为人形却又十分的貌美。

    到了后来,甚至有了贤惠的品格。

    却因为有法力,和高僧大战,又兼顾着对负心人施加报复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